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气味」(实、苗、叶)辛、温、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主治」利关节,明耳目,久服益肾,其叶使人不思睡,其子使人多睡。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靛花、青蛤粉。「气味」咸、寒、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靛「气味」辛、苦、寒、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气味」(蓼蓝实)苦、寒、无毒。(蓼蓝叶汁)苦、甘、寒、无毒。(吴蓝)苦、甘、冷、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朔吊。接骨草。「气味」酸、温、有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气味」(茎、叶)苦、平、无毒。(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气味」(草)甘、酸、平、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气味」苦、微寒、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龙牙草、凤颈草。「气味」(苗、叶)苦、微寒、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