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乌喙、草乌头、土附子、奚毒、耿子、毒公、金鸦。苗名:莨、芨、堇、独白草、鸳鸯菊。汁煎名射罔。「气味」(乌头)辛、温、有大毒。(乌喙,一名两头尖)...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主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主治:痈肿风痹、腰脚疼,筋挛急,遍身风疹等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白幕。「气味」辛、温、有大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其母名曰乌头。「气味」辛、温、有大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山葱、葱苒、葱炎、葱葵、丰芦、憨葱、鹿葱。「气味」辛、寒、有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蜀漆是常山的苗,功用是相同。「气味」辛、平、有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气味」(子)甘、辛、平、有小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天仙子、横唐、行唐。「气味」(子)苦、寒、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千金子、千两金、菩萨豆、拒冬、联步。「气味」辛温、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