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月月红、胜春、瘦客、斗雪红。「气味」甘、温、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气味」(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根)苦、涩、冷、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鬼目。「气味」(花、根)酸、微寒、无毒。(茎、叶)苦、平、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旋、盘根、续筋根、鼓子花、肠草、美草、天剑草、缠枝牡丹。「气味」(花)甘、(根)辛、温、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黑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气味」(子)苦、寒、有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气味」(子、仁)苦、寒、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象豆、盍子、合子。「气味」(仁)涩、甘、平、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两银药。「气味」(实)苦、寒、无毒。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主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口含咽汁或磨水噙咽)。
2016年10月2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木蟹。「气味」(仁)甘、温、无毒。(有人认为:木鳖子有毒,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