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雀麦主治充饥滑肠,胞衣不下。
发布时间: 2016-10-4   点击数: 1027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燕麦、杜姥草、牛星草 「气味」甘、平、无毒。


「释名」燕麦、杜姥草、牛星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米)充饥滑肠,(苗)胞衣不下。


《中药大辞典》:雀麦

【药材名称】雀麦

【拼音】Què Mài

【别名】蘥(《尔雅》),爵麦(《说文》),蒸麦(《尔雅》郭璞注),杜姥草(《千金方》),牡姓草(《广济方》),牛星草(《纲目》),野麦、野小麦、野大麦(《湖南药物志》)。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雀麦茎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叶鞘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叶片长5~30厘米,宽2~8毫米,两面皆生白色柔毛,有时下面无毛。圆锥花序,下垂,长达20厘米,每节具3~7分枝;每枝近上部着生1~4个小穗;小穗含7~14个小花,上部小花通常不发育,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第一颖3~5脉,第二颖7~9脉,外稃椭圆形,边缘膜质,具7~9脉,先端具2微裂齿,其下约2毫米处生芒;第一外稃较长;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雄蕊3;子房顶端有毛。颖果线状长圆形,压扁,腹面具沟槽,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5~7月抽穗。

本植物的种子(雀麦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荒野、道旁。分布长江、黄河流域。

【性味】《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

②《品汇精要》:"去虫。"

【复方】治汗出不止:燕麦全草一两,水煎服,或加米糠五钱。(《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