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小麦主治老人淋,白癜风、头疮,产后虚汗,咽喉肿痛
发布时间: 2016-10-4   点击数: 1329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来。 「气味」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浮麦:甘、咸、寒、无毒。面粉:甘、温、有微毒。不能消热止烦


书名:《食物疗法》  作者:

    小麦是面粉的原料,也是北方人的主食。小麦中除含有蛋白质、淀粉、钙、磷、铁,还含有维生素B、淀粉酶、油酸、亚油酸等。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比大米高,而且还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E、麦芽糖酶、蛋白分解酶和淀粉酶,所以面食比米饭容易消化。祖国医学认为,小麦性味甘微寒,入心、脾、肾三经,功能益肾养心安神,调肠胃,除热止渴。小麦淘洗时轻浮瘪瘦者为浮小麦,具有除虚热,敛汗,镇静安神的功效。小麦麸可除心烦,止消渴,而以小麦粉水洗得之的面筋,性甘凉,为素食中的佳品。功能为益气和中,痨热病人宜煮食之。

    【应用实例】

    1.口腔溃疡:小麦面烧灰2份,冰片1份,混合研细,吹在患儿口疮面,每天2~3次,3~5天即愈。

    2.慢性脑膜炎:小麦麸100克,瘦肉250克加葱、盐等佐料拌成馅,以糯米粉包成包子,蒸熟后食用。

    3.眩晕:浮小麦、黑豆各30克,水煎服。

    4.神经衰弱:小麦30克,大枣10枚,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15日为1疗程。

    5.自汗盗汗:浮小麦5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

    6.骨质增生:小麦麸500克,陈醋250克共放铁锅炒热。装入布袋内趁热烫患部,可用两付轮流。每日2次,每次半小时。

    7.水肿:小麦芽6克,焙黄,水煎煮浓汁去渣服之。

    8.淋症:将小麦50克煮沸后,下入通草9克,再用文火煮成浓汁,去渣饮汁,早晚空腹饮用各1次。

    9.腹泻:小麦粉(炒黄),糯米(炒黄研粉),大枣(去核干燥研碎),每次15~30克,开水调服。

    「释名」来。来源《本草纲目》

    「气味」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浮麦:甘、咸、寒、无毒。面粉:甘、温、有微毒。不能消热止烦

    「主治」

    小麦(小麦的果实):

    1、老人淋。用小麦一升、通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饮服。

    2、项瘿。用小麦一升,在醋一升中泡过,晒干为末,加海藻(洗净,研为末)三两,和匀,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白癜风。用小麦摊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涂患处。

    4、汤火伤。用小麦炒黑,研为末,加腻粉,调油涂伤处。勿接触冷水。

    5、头疮。用小麦烧存性,研为末,调油敷患处。浮麦: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

    麦麸:

    1、产后虚汗。用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加猪肉汁调服二钱。一天服二次。

    2、身上瘢痕。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调油敷涂。

    3、小便尿血。麦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

    4、热疮,汤火伤。用醋拌麦麸熨贴。

    面粉:

    1、内伤吐血。用面粉略炒,以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

    2、大出血(口、耳、鼻都出血)。用白面加盐少许,冷水调服三钱。

    3、泄痢。用白面一斤,炒焦黄,每天空心服一、二匙,温水送下。

    4、咽喉肿痛,不能吞食。用白面和醋调匀,涂喉外肿处。

    5、乳痈不消。用白面半斤,炒黄,加荆煮成糊敷涂,即消。

    6、刀伤血出。用生面干敷,五、七日即愈。

    7、远行脚上起泡。水调生面涂上,一夜即消。

    8、火烧成疮。用炒面加栀子仁末,调油涂搽。

    9、防止受孕。用白面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次服下(来月经的头一天晚上,第二天黎明及大明以后各服一次)。

    10、一切疔肿。用猪油调面封患处,有效。

    麦粉:痈疽发背,地铭肿毒。用陈年麦粉,久炒成黄黑色,冷定后,研为末,加陈醋调成糊,熬如黑漆,收存瓷罐中。同时摊纸上,剪孔贴患处,疼痛渐消。以后肿毒亦消,此方屡试屡验,药易得而功极显。

    面筋:解热和中。糗:消渴止烦。

    麦苗:消酒毒,解时疾狂热,退胸膈热,利小肠。

    麦取: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热。

    麦秆:烧灰加在去疣痣、蚀恶肉的药膏中。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