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 [切换]
今天是 :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宁德便民网 >> 健康生活 >> 治疗药方
牵牛子主治功效;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气逆喘咳,虫积腹痛
发布时间:2013-3-23 9:00:36 | 点击量: 2541 已经发布天数:4515
别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取材: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归经:归肺经、肾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 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用法用量:3~6g。水煎服。研末吞服,每次0.5~1克,每日2~3次。

文献论述
1.李杲:牵牛子,《本草》名医续注云,味苦寒能除湿,利小水,治下疰脚气。据所说,气味主治俱误矣,何以明之?凡药中用牵牛者,少则动大便,多则下水,此乃泻气之药,试取尝之,即得辛辣之味,久而嚼之,猛烈雄壮,渐渐不绝,非辛如何?续注家乃谓味苦寒,其苦寒果安在哉?若以为泻湿之药,犹不知其的也。何则?此物但能泻气中之湿热,不能泻血中之湿热。夫湿者水之别称,有形者也,若肺先受湿,则宜用之。今用药者不问有湿无湿,但伤食,或欲动大便,或有热服,或作常服,克化之药俱用牵牛,岂不误哉?殊不知牵牛辛烈,泻人元气,比诸辛药泻气尤甚,以其辛之雄烈故也。今重为备言之,若病湿胜,湿气不得施化,致大小便不通,则宜用之耳,湿去则气得周流,所谓五脏有邪,更相平也。
2.《汤液本草》:牵牛,以气药引则入气,以大黄引则入血。
3.《纲目》:牵牛,自宋以后,北人常用取快,及刘守真、张子和出,又倡为通用下药,李明之目击其事,故著其说极力?之。牵牛治水气在肺,喘满肿胀,下焦郁遏,腰背胀肿,及大肠风秘气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胃虚弱而痞满者,则不可取快一时及常服,暗伤元气也。一宗室夫人,年几六十,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甚于生产,服养血润燥药则泥膈不快,服硝、黄通利药则若罔知,如此三十余年矣,时珍诊其人体肥,膏梁而多优郁,日吐酸痰碗许乃宽,又多火病,此乃三焦之气壅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饮,不能下滋肠腑,非血燥比也。润剂留滞,硝、黄徒入血分,不能通气,俱为痰阻,故无效也。乃用牵牛末,皂荚膏丸与服,即便通利,自是但觉肠结,一服就顺,亦不妨食,且复精爽。盖牵牛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外甥柳乔,素多酒色,病下极胀痛,二便不通,不能坐卧,立哭****者七昼夜。医用通利药不效,遣人叩予,予思此乃湿热之邪在精道,壅胀隧路,病在二阴之间,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肠、膀胱也。乃用楝实、茴香。穿山甲诸药,入牵牛加倍,水煎服,一服而减,三服而平。牵牛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人所不知,惟东垣李明之知之,故明之治下焦阳虚,天真丹用牵牛以盐水炒黑,入佐沉香、杜仲、破故纸。官桂诸药,深得补泻兼施之妙,方见《医学发明》。又东垣治脾湿太过,通身浮肿,喘不得卧,腹如鼓,海金沙散,亦以牵牛为君,则东垣未尽弃牵牛不用,但贵施之得道耳。
4.《本草正》:牵牛,古方多为散、丸,若用救急,亦可佐群药煎服,然大泄元气,凡虚弱之人须忌之。
5.《本草正义》:牵牛,善泄湿热,通利水道,亦走大便,故《别录》谓其苦寒,至李氏东垣,以其兼有辛莶气味,遂谓是辛热雄烈。按,此物甚滑,通泄是其专长,试细嚼之,惟其皮稍有辛味,古今主治,皆用之于湿热气滞,实肿胀满,二便不通,则东垣以为辛热,张石顽和之,亦谓辛温,皆属不确,当以《别录》之苦寒为正。又莶气戟人喉舌,细味之亦在皮中,所谓有毒,盖即在此。古方中凡用末子,均称止用头末,正以其皮粘韧,不易细碎,只用头末,则弃其皮,而可无辛莶之毒,颇有意味可思。《别录》主治专破气分之壅滞,泄水湿之肿满,除风利便,固皆以实病言之,此药功用,固已包举无遗,甄权申之,则日治痃癣气块,利大小便,东垣谓除气分湿热,三焦壅结;濒湖谓逐痰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亦皆主结滞壅塞立论。而甄权乃又谓除虚肿,则误矣。《日华本草》谓治腰痛,盖亦指湿热阻塞,腰脊不利之症,惟言之殊不分明,究属非是。
6.《别录》: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7.《药性论》: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
8.《日华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脓,并一切气壅滞。李杲:除气分湿热,三焦壅结。
9.《纲目》: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
10.《江苏植药志》:适用于急性关节炎。
11.《新疆中草药手册》:泻下,利尿,杀虫。治便秘,消化不良,肾炎水肿,小儿咽喉炎。
   选方
1.治水肿:牵牛子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一,以小便利为度。(《千金方》)
2.治停饮肿满:黑牵牛头末四两,茴香一两(炒),或加木香一两。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临卧服。(《儒门事亲》禹功散)
3.治水气蛊胀满:白牵牛、黑牵牛各二钱。上为末,和大麦面四两,为烧饼,临卧用茶汤一杯下,降气为验。(《宣明论方》一气散)
4.治小儿腹胀,水气流肿,膀胱实热,小便赤涩:牵牛生研一钱,青皮汤空心下。一加木香减半,丸服。(《郑氏小儿方》)
5.治四肢肿满:厚朴(去皮,姜汁制炒)半两,牵牛子五两(炒取末二两)。上细末。每服二钱,煎姜、枣汤调下。(《本事方》)
6.治小儿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肋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嘎不鸣,痰涎潮塞,俗云马脾风:白牵牛一两(半生半熟),黑牵牛一两(半生半熟),川大黄、槟榔各一两。上为细末。三岁儿每服二钱,冷浆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无时,加蜜少许。(田氏《保婴集》牛黄夺命散)
7.治脚气胫已满,捏之没指者:牵牛子,捣,蜜丸,如小豆大五丸,吞之。(《补缺肘后方》)
8.治一切虫积:牵牛子二两(炒,研为末),槟榔一两,使君子肉五十个(微炒)。俱为末。每服二钱,沙糖调下,小儿减半。(《永类钤方》)
9.治大肠风秘壅热结涩:牵牛子(黑色,微炒,捣取其中粉)一两,桃仁(末)半两,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温水服三、二十丸。(《本草衍义》)
10.治冷气流注,腰疼不能俯仰:延胡索二两,破故纸(炒)二两,黑牵牛子三两(炒)。上为细末,煨大蒜研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葱须盐汤送下,食前服。(《杨氏家藏方》牵牛丸)
11.治肾气作痛:黑、白牵牛等分。炒为末,每服三钱,用猪腰子切,入茴香百粒,川椒五十粒,掺牵牛末入内扎定,纸包煨熟,空心食之,酒下,取出恶物效。(《仁斋直指方》)
12.治肠痈有脓,胀闭不出:牵牛子头末三钱,大黄二钱,穿山甲(煅)二钱,乳香、没药各一钱。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张三丰仙传方》)
13.治梅毒,横痃:白牵牛仁,每次五、六钱,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14.治风热赤眼:黑丑仁为末,调葱白汤敷患处。(《泉州本草》)
   用药禁忌
1.孕妇及胃弱气虚者忌服。《本草衍义补遗》:不胀满,不大便秘者勿用。《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本草备要》:若湿热在血分,胃弱气虚人禁用。
2.用量过大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便血、腹痛、呕吐等副反应。因此,该品只宜转用,正气亏虚所致的虚胀不宜应用。
3.用于腹水肿胀,可配合攻下逐水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用于痰壅气滞、咳逆喘满,常与葶苈子、杏仁等配合应用。用于虫积腹痛,常配伍槟榔、大黄等同用,对蛔虫、绦虫都有驱杀作用。
4.牵牛子为峻下的药品,少用则通大便,多用则泻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腹水肿胀、二便不利及宿食积滞、大便秘结等症。至于用治痰壅气滞、咳逆喘满,则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如属脾弱胃呆、气虚腹胀者,当以健脾补中为要,不宜用该品攻泻消积,克伐胃气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
联系地址:  
作者: 来源: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上一篇:芫花主治功效;解毒杀虫。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
下一篇: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发表留言
留言内容: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点击刷新
     
 


相关阅读 更多
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牙痛如何治疗,快速解决牙疼问题
固真丹主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
安神丸主治客忤;惊啼,客热,镇心安神
琥珀抱龙丸主治 镇静安神,清热化痰。
礞石主治治顽痰癖积,宿食症瘕,癫狂惊
麦门冬汤主治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
华盖散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
金沸草主治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
清气化痰丸主治化痰清肺。治热痰内结,
分类信息
(查看更多分类)
出租 合租 求租 厂房 写字
出售
司机 网络 销售 市场 售后
美工 会计 管理 法律 教育
收藏 文体 废品 车票 家具
家电 办公 数码 其他
家政 装饰 维修 交友 美容
婚礼 医疗 送水 搬家 其它
小车 摩托 电动 拼车 租车
货车 货车
联系我们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公告列表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募 | 免费声明 | 留言反馈 | 管理登录 | |

版权所有  便捷服务网  Copyright  2011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208号

友情提醒:便捷服务网是第三方服务平台,不参与双方任何交易活动!

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0591-86890709 邮箱:541764960@qq.com

闽ICP备11002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