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主治功效;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 |
发布时间:2013-3-21 20:26:25 | 点击量: 2428 |
已经发布天数:4517 |
【别名】 蕳、兰、兰草、水香、都梁香、大泽兰、兰泽、燕尾香、香水兰、孩儿菊、千金草、省头草、女兰、香草、醒头草、石瓣、针尾凤 取材: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 味辛;性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效】 解暑化湿,辟秽和中。 【功能主治】 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①《本经》:主利水道,杀蛊毒。 ②《翟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 ③《别录》:除胸中痰癖。 ④《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 ⑤《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 ⑥《纲目》:消痈肿,调月经。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 常用配方 1、治脾瘅口甘:兰草(煎汤服)。(《素问》) 2、治五月霉湿,并治秽浊之气:藿香叶一钱,佩兰叶一钱,陈广皮一钱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酒洗),厚朴八分(姜汁炒),加鲜荷叶三钱为引。煎汤服。(《时病论》芳香化浊法) 3、治秋后伏暑,因新症触发:藿香叶一钱五分,佩兰叶二钱,薄荷叶-钱,冬桑叶二钱,大青叶三钱,鲜竹叶三十片。先用青箬叶一两,活水芦笋二两,煎汤代水。(《增补评注温病条辨》七叶芦根汤) 4、治温暑初起,身大热,背微恶寒,继则但热无寒,口大渴,汗大出,面垢齿燥,心烦懊憹:藿香叶一钱,薄荷叶一钱,佩兰叶一钱,荷叶一钱。先用枇杷叶一两,水芦根一两,鲜冬瓜二两,煎汤代水。(《重订广温热论》五叶芦根汤)。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按《素问》云,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气,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王冰注云,辛能发散故也,李东垣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盖本于此。兰草、泽兰,气香而温,味辛而散,阴中之阳,足太阴、厥阴经药也。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肝郁散,则营卫流行而病邪解。兰草走气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泽兰走血分虽是一类,而功用稍殊,正如赤白茯苓、芍药,补泻皆不同也。雷敩言雌者调气生血,雄者破血通积,正合二兰主治。大泽兰之为兰草,尤可凭据。血生于气,故曰调气生血也。 2.《本草经疏》:肺主气,肺气郁结,则上窍闭而下窍不通,胃主纳水谷,胃气郁滞,则水谷不以时化而为痰癖,兰草辛平能散结滞,芬芳能除秽恶,则上来诸证自瘳,大都开胃除恶,清肺消痰,散郁结之圣药也。 3.《要药分剂》:兰草,为消痰除恶、散郁解结之品,《内经》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盖消渴由邪热郁结于胃,兰能除陈气。可知兰草固以荡涤为功,肃清肠胃者也。 4.《本草便读》:佩兰,功用相似泽兰,而辛香之气过之,故能解郁散结,杀蛊毒,除陈腐,濯垢腻,辟邪气。至于行水消痰之效,二物亦相仿耳,但泽兰治水之性为优,佩兰理气之功为胜,又为异也。 5.《神农本草经》:主利水道,杀蛊毒。 6.《雷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 7.《名医别录》:除胸中痰癖。 8.《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 9.李杲: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胆字疑为脾字)瘅。 10.《本草纲目》:消痈肿,调月经。 11.《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 12.《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日中甜腻,口臭。 佩兰 - 用药禁忌 1、阴虚、气虚者忌服。 2、《得配本草》:胃气虚者禁用
| |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
|
|
联 系 人: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
联系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