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主治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 |
发布时间:2013-3-13 20:32:50 | 点击量: 1659 |
已经发布天数:4526 |
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 取材:梅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 【性味】酸、涩,平。 【归经】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7.5克;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功效 1、保护肠胃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2、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3、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4、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5、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6、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7、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8、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 肌,去青黑痣、恶肉。 2.《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3.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4.盂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5.《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6.《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7.《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渴,虚劳瘦赢,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8.《用药心法》:收肺气。 9.《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10.《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11.王好古:乌梅,能收肺气,治燥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12.《纲目》: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惟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及虫NI方中用者,取虫得酸即止之义,稍有不同耳。《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亦效。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 13.《本草经疏》: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曰:热伤气 ,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 14.《本草新编》: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15.《本草求真》:乌梅,酸涩而温,似有类于木瓜,但此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刺入肉中则拔,故于久泻久痢,气逆烦满,反胃骨蒸,无不因其收涩之性,而使下脱上逆皆治。且于痈毒可敷,中风牙关紧闭可开,蛔虫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之一验乎。不似木瓜功专疏泄脾胃筋骨湿热,收敛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症则不及也。但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 选方 1.乌梅丸(《伤寒论》),温脏安蛔,主治蛔厥证,心烦呕吐,时发 时止,食入吐蛔,手足厥冷,腹痛,久痢,久泻等证。 2.理中安蛔汤(《万病回春》),温中安蛔,治中阳不振,脾胃虚寒,便溏尿清,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脉虚缓,蛔虫从口中吐出,或由大便排出。 3.连梅安蛔汤(《通俗伤寒论》),清热安蛔,治虫积腹痛,不思饮食,食则吐蛔,甚则烦躁,厥逆,且有面赤,口燥,舌红,脉数身热等症。 4.固肠丸(《证治准绳》),补益涩肠止泻。 5.一服散(《世医得效方》),敛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虚久咳。 6.玉泉丸(《沈氏尊生书》),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治虚热烦咳,多饮,多尿,烦躁失眠等症。 7.治疗尿血:乌梅烧存性 研末 醋糊丸 梧子大.每服四十丸 酒下.(《本草纲目》) 8.治疗一切疮肉出:乌梅烧为灰 杵末敷上 恶肉立尽.(《刘涓子鬼遗方》) 9.治疗小儿头疮 积年不差:乌梅肉 烧灰细研 以生油调涂之[4].(《太平圣惠方》) 忌食 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胸膈痞闷之人忌食;菌痢、肠炎的初期忌食。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之。
| |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
|
|
联 系 人: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
联系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