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 [切换]
今天是 :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您当前的位置:宁德便民网 >> 健康生活 >> 治疗药方
附子主治功效;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
发布时间:2013-3-10 21:42:40 | 点击量: 2419 已经发布天数:4529
【别名】: 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取材:乌头的子根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主治】:用于阴盛克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附子的功效:
  取本品温壮心肾阳气之功,常与人参同用,益气回阳。用于肾阳不足、阳痿滑精,或阳虚水泛、尿少水肿。常与肉桂等同用可治疗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常与麻黄、细辛、桂枝、白术、甘草、人参黄芪等配伍。内服宜制用,外用多生用。服药时不宜饮酒,不宜以白酒为引。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长短、似象而名之。后世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及半两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风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乌头、附子之大略如此。余三等则量其材而用之。
2.张元素: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
3.《汤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4.朱震亨:气虚热甚者,宜少用附子以行参、芪,肥人多湿,亦宜少加乌、附行经。《衍义》论附子有五等,同为一物,以其形命名而为用,至哉言矣,然犹未明也。仲景八味丸以附子为少阴向导,其补自是地黄为主,后世因以附子为补药误矣。附子之性走而不守,但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黄之滞,可致远尔。
5.《伤寒蕴要》: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阴证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6.虞抟: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7.《本草蒙筌》:天雄,其气亲上,补上焦阳虚;附子,其气亲下,补下焦阳虚;乌头,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侧子,其气轻扬,宜其发四肢、充皮毛,为治风疹之神妙也:乌喙,其气锋锐,宜其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抵病所也。
8.《本草纲目》:按《王氏究原方》云,附子性重滞,温脾逐寒;川乌头性轻疏,温脾去风;若是寒疾,即用附子;凤疾即用川乌头。一云,凡人中风,不可先用风药及乌、附,若先用气药,后用乌、附乃宜也。又凡用乌、附药,并宜冷服者,热因寒用也。盖阴寒在下,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阴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热,则拒格而不纳。热药冷饮,下咽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而病气随愈,不违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昔张仲景治寒疝内结,用蜜煎乌头;《近效方》治喉痹用蜜炙附子含之,咽汁;朱丹溪治疝气,用乌头、栀子,并热因寒用也。乌、附毒药,非危病不可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甚捷。有人才服钱匕即发燥不堪,而昔人补剂用为常药,岂古今运气不同耶?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他病,日以附子煎汤饮,兼嚼硫黄,如此数岁。蕲州卫张百户,平生服鹿茸、附子药,至八十余,康健倍常。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理概论也。又《琐碎录》言滑台风土极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则地气使然尔。
9.《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暖五脏,回阳气,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小儿慢惊等证。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
10.《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11.《本草经读》: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经》云,风寒咳逆邪气,是寒邪之逆于上焦也。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着于下焦筋骨也。症坚积聚血瘕,是寒气凝结,血滞于中也。考《大观本草》,咳逆邪气句下有温中金疮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温,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者,无有不宜。即阳气不足,寒自内生,大汗、大泻、大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气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经》言外意也。误药大汗不止为亡阳,仲景用四逆汤、真武汤等法以迎之。吐利厥冷为亡阳,仲景用通脉四逆汤、姜附汤以救之。且太阳之标阳,外呈而发热,附子能使之交于少阴而热已;少阴之神机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脉生,周行通达而厥愈。合苦甘之芍、草而补虚,合苦淡之苓、芍而温固。仲景用附子之温有二法: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辛燥以祛除风湿也;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辛润以温补水脏也。
12.《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阴用事,汩没真阳,地加于天,仓猝暴症之肢冷肤清,脉微欲绝,或上吐下泻,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为功。而其他寒症之尚可缓缓图功者,则皆宜熟用较为驯良。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盐制之药,而又浸之水中,去净咸味,实则辛温气味,既一制于盐之咸,复再制于水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几于尽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干姜、吴萸等相助为理,方有功用,独以钱许,其力甚缓。寿颐尝于临症之余,实地体验,附片二钱,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于桴应,盖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是以苟遇大症,非用至一、二钱,不能有效,甚者必三、五钱,非敢孟浪从事,实缘物理之真,自有非此不可之势。若用生附,或兼用乌头、草乌,终嫌毒气太烈,非敢操必胜之券矣。
13.《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14.《名医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16.《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
17.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18.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19.《本草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
20.《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21.《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食疗价值
[参考]含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碱、消旋去甲基乌药碱等。
有明显的强心作用,煎煮时间愈长强心作用愈显著,毒性也因此而降低;有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消炎作用,并镇痛、镇静作用;有促凝血作用。
[用途]用于阳气衰微欲脱,大汗肢冷,脉微;肾阳虚弱,阳痿尿频,宫寒不孕;脾肾阳虚,脘腹冷痛,便溏腹泻;阳虚水肿,小便不利;风寒湿痹,肢节冷痛。
[用法]一日3~15克,宜先煎30分钏~1小时,以口尝无麻辣感为准。煮粥,入菜肴等。则无明显毒性,依法使用则是安全有效的。本品可用于阳衰欲脱这样的严重病证,但这方面不宜自行采用。
[附方]
附子粥: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二药研为细末,每次用5克,与粳米加水煮粥食。 亦可将二药减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源于《圣惠方》。本方以附子温里散寒、止痛,炮姜温中散寒、止泻。用于里寒腹痛、腹泻,大便表稀。
附片薏苡粥:制附片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分2次食。
本方以附片散寒止痛,用薏苡仁除湿舒筋。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肢拘挛。
  不良反应
1.附子毒性较大,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
2.乌头碱口服0.2mg可引致中毒,致死量为3~4mg.
3.中毒症状主要以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表现为主。乌头碱对心脏毒性较大。
4.经过炮制,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大大降低,毒性也明显降低。
5.合理的配伍,可明显降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
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且需要根据自己的详细情况用药,适当用量,过犹不及,因附子含有毒性成分乌头碱,主要对心肌、迷走神经、末梢神经又兴奋麻痹作用,中毒症状如舌尖麻木、肢体麻木,有蚁走感,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最严重至危及生命。
  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能回阳救脱,温肾助阳,散寒止痛。含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碱、消旋去甲基乌药碱等。有明显的强心作用,煎煮时间愈长强心作用愈显著,毒性也因此而降低;有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消炎作用,并镇痛、镇静作用;有促凝血作用。用于阳气衰微欲脱,大汗肢冷,脉微;肾阳虚弱,阳痿尿频,宫寒不孕;脾肾阳虚,脘腹冷痛,便溏腹泻;阳虚水肿,小便不利;风寒湿痹,肢节冷痛。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
联系地址:  
作者: 来源: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上一篇:橘皮主治功效;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功效
下一篇: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发表留言
留言内容: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点击刷新
     
 


相关阅读 更多
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牙痛如何治疗,快速解决牙疼问题
固真丹主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
安神丸主治客忤;惊啼,客热,镇心安神
琥珀抱龙丸主治 镇静安神,清热化痰。
礞石主治治顽痰癖积,宿食症瘕,癫狂惊
麦门冬汤主治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
华盖散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
金沸草主治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
清气化痰丸主治化痰清肺。治热痰内结,
分类信息
(查看更多分类)
出租 合租 求租 厂房 写字
出售
司机 网络 销售 市场 售后
美工 会计 管理 法律 教育
收藏 文体 废品 车票 家具
家电 办公 数码 其他
家政 装饰 维修 交友 美容
婚礼 医疗 送水 搬家 其它
小车 摩托 电动 拼车 租车
货车 货车
联系我们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公告列表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募 | 免费声明 | 留言反馈 | 管理登录 | |

版权所有  便捷服务网  Copyright  2011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208号

友情提醒:便捷服务网是第三方服务平台,不参与双方任何交易活动!

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0591-86890709 邮箱:541764960@qq.com

闽ICP备11002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