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穿心莲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单味大剂量可有至30-60克,研末,每次0、6-3克,装入胶囊吞服或开水送服。外用:适量,捣烂或制成软胶囊涂患处,或水煎滴眼、耳。
【药物配伍】:配薄荷、菊花、桔梗,清咽利喉;配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清肺泻火解毒;配生地、丹皮、大青叶,凉血解毒消肿。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2],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①《岭南采药录》: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疮疖肿毒,外伤感染,肺结核,毒蛇咬伤。
④《江西草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胆囊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百日咳。
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消炎,止痛止痒,解蛇毒。治腮腺炎,结合膜炎,流脑。
⑥《广西中草药》:止血凉血,拔毒生肌,治肺脓疡,口腔炎。
⑦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鼻衄,口腔出血。
⑧《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治肺结核发热,热淋,鼻窦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汤火伤。
用药禁忌:
穿心莲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者不宜用穿心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