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主治 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
发布时间:2014-9-11 21:08:15 | 点击量: 3569 |
已经发布天数:3984 |
1方名
生脉散 2异名
生脉汤(《丹溪心法》卷一); 参麦散(《遵生八笺》卷四; 生脉饮(《兰台轨范》引《医录》); 人参生脉散(《症因脉治》卷二); 定肺汤(《医林绳墨大全》卷二); 参麦五味饮(《胎产心法》卷下)。 3出处
《医学启源》 4分类
补益剂-补气 5组成
人参(9克)麦门冬(9克)五味子(6克) 6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7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苦,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本方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生脉散经剂型改革后制成的生脉注射液,经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毒性小、安全度大的特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失调等病属气阴两虚者。) 8用法 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9禁忌
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10方解
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温暑之邪袭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11化裁
方中人参性味甘温,若属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12方论
方中人参补肺气,生津液,为君;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为臣;北五味子敛肺止渴、止汗,为佐。三药合用,共成补肺益气,养阴生津之功。 13附注
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辨证要点。 | |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
|
|
联 系 人: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
联系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