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诃子主治功效;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 |
| 发布时间:2013-4-8 20:45:29 | 点击量: 3053 |
已经发布天数:4600 |
别名:诃黎勒、诃黎、诃梨、随风子 取材:诃子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涩肠敛肺,降火利咽。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 用法与用量:3~9g。
诃子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诃黎勒其味苦涩,其气温而无毒。 苦所以泄,涩所以收,温所以通,惟敛故能主冷气,心腹胀满;惟温故下食。甄权用以止水道,萧炳用以止肠僻久泄,苏颂用以疗肠风泻血、带下,朱震亨用以实大肠,无非苦涩收敛,治标之功也。 2.《药品化义》:诃子能降能收,兼得其善,盖金空则鸣,肺气为火邪郁遏,以致吼喘咳嗽,或至声哑,用此降火敛肺,则肺窍无壅塞,声音清亮矣。取其涩可去脱,若久泻久痢,则实邪去而元气脱,用此同健脾之药,固涩大肠,泻痢自止。但苦能泄气,真气太虚者,宜少用之。 3.《本经逢原》:诃子,苦涩降敛,生用清金止嗽,煨熟固脾止泻,古方取苦以化痰涎,涩以固滑泄也。殊不知降敛之性,虽云涩能固脱,终非甘温益脾之比。然此仅可施之于久嗽喘乏,真气未艾者,庶有劫截之能。又久嗽阴火上炎,久痢虚热下迫,愈劫愈滞,岂特风寒暴嗽、湿热下痢为禁剂乎?。 4.《长沙药解》:《金匮》诃黎勒散治气利,以肝脾郁陷,二气凝塞,木郁风动,疏泄失藏而为下利,利则气阻而痛涩,是为气利;诃黎勒行结滞而收滑脱也。肠滑而为利者,清气滞塞而不收也;肺逆而为咳者,浊气壅塞而不敛也;诃黎勒苦善泄而酸善纳,苦以破其壅滞,使上无所格而下无所碍,酸以益其收敛,使逆者自降而陷者自升,是以咳利俱止也。其治胸满心痛、气喘痰阻者,皆破奎降逆之力;其治崩中、带下、便血、堕胎者,皆疏郁升陷之功也。 5.《南方草木状》:可作饮,变白髭发令黑。 6.《药性论》:通利津液,主破胸膈结气,止水道,黑髭发。 7.《唐本草》:主冷气心腹胀满,下宿物。 8.《海药本草》:主五膈气结,心腹虚痛,赤白诸痢及呕吐咳嗽,并宜使皮,其主嗽。肉炙治眼涩痛。 9.《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除烦,治水,调中,止泻痢,霍乱,奔豚肾气,肺气喘急,消食开胃,肠风泻血,崩中带下,五膈气。怀孕未足月漏胎及胎动欲生,胀闷气喘。并患痢人后分急痛,产后阴痛,和蜡烧熏及热煎汤熏洗。 10.《本草图经》: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数枚。 11.《本草通玄》:生用则能清金行气,煨用则能暖胃固肠。 药方选录 1.治疗久咳语声不出:诃子(去核)一两 杏仁(泡 去皮、尖)一两 通草二钱五分.上细切 每服四钱 水一盏 煨生姜切五片 煎至八分 去滓 食后温服.(《济生方》诃子饮) 2.治疗脱肛日久 服药未验 复下赤白脓痢 作里急后重 白多赤少 不任其苦:******(去蒂萼 蜜炒)、橘皮各五分 干姜(炮)六分 诃子(煨 去核)七分.上为细末 都作一服 水二盏 煎至一盏 和渣空心热服.(《兰室秘藏》诃子皮散) 3.治疗失音 不能言语者:诃子四个(半炮半生) 桔梗一两(半炙半生) 甘草二两(半炙半生).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用童子小便一盏 同水一盏 煎至五七沸 温服.(《宣明论方》诃子汤) 配伍效用 诃子配伍黄连、木香、甘草:诃子涩肠止泻 下气消胀;黄连清热燥湿止痢;木香调气导滞;甘草调药和中、缓急止痛.四药伍用 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涩肠止痢之功效 用于治疗湿热痢疾、日久不愈之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肛门灼热等症. 诃子配伍桔梗、甘草:诃子敛肺利咽;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热解毒.三者伍用 有清肺利咽开音之功效 用于治疗肺热所致之失音、或伴咽喉疼痛者. 诃子配伍******、干姜、陈皮:诃子、******皆涩肠止泻、收敛固脱 且诃子下气消胀;干姜温中祛寒以助脾胃之阳气;陈皮理气和胃燥湿.四药伍用 有温中祛寒、涩肠止泻、理气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泻痢日久不愈之脘腹冷痛、便下脓血白多赤少、甚或脱肛者 用药禁忌 1.凡外邪未解,内有湿热火邪者忌服。 2.《品汇精要》:气虚人忌多服。 3.《医学入门》:气虚及暴嗽、初泻,不可轻用。 4.《本草经疏》:咳嗽因于肺有实热,泄泻因于湿热所致,气喘因于火热冲上,带下因于虚热而不因于虚寒,及肠僻初发,湿热正盛,小便不禁因于肾家虚火,法并忌之。 5.《本草求真》:虚人不宜独用。
| |
|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
| |
|
| 联 系 人: |
| 联系电话: |
| 联系邮箱: @ |
| 联系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