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棠球子,红果,大山楂,山里红,山里果,赤枣子,鼠查,赤瓜实,酸查,胭脂果。
【基源】山楂的果实。
性味 :味甘、性微温酸。归脾、胃、肝经。
功效与主治
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等。
1、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
2、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
3、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
4、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
5、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6、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
7、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药用价值
1.治疗亚健康:
山楂,枸杞各15克。以沸水冲泡2小时。频频饮用,每日数次。能健脑益肾。
2.治疗冻疮:
取鲜山楂适量,将其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纱布包裹固定。尤适用于冻疮未溃者,一般3天即可痊愈;对皮肤溃烂者,2~3天换药1次,一般7天即可痊愈。
3.治疗感冒、鼻窦炎:
山楂9克,甘草6克,胖大海2个,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
4.治疗声带息肉:
焦山楂30克(鲜山楂60克),用水浸泡后,加水适量煎煮2次,去渣取汁,合并煎液约1500毫升。使用时将药液稍加热,少量多次含漱于咽喉部,缓缓咽下,每日1剂。治疗期间切勿大声喊叫,禁声2周。
5.治疗高血压、高血脂:
山楂、白菊花各10克,决明子15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山楂浑身是宝
实---------煮汁服,止水痢。沐头洗身,治疮疡
核---------吞之,化食磨积,治疝
木--------水痢,头风身痒
根--------消积,治反胃
茎叶-----煮汁,洗漆疮
药理作用
1.山楂的多种提取物对蟾蜍心脏均有一定强心作用;总黄酮可增加冠脉流量、抗实验性心肌缺氧、抗心律不齐等作用.
2.山楂浸膏可使家兔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
3.山楂中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山楂酸等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有帮助消化的作用.
4.山楂煎剂和乙醇提取物对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用法用量
生食,水煎,或榨汁服。每次10-30克。
药物配伍
配麦芽,消食导滞;配木香,行气止痛;配川芎,行气活血;配延胡索,行气活血散瘀;配白术,健脾燥湿。
药方选录
①治一切食积:
山楂200克 白术200克 神曲100克.上为末蒸饼丸 梧子大服七十丸 白汤下(《丹溪心法》)
②治食肉不消:
山楂肉200克 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单方》)
山楂汤:
山楂60克,打碎,加水煎汤,用少许红糖调味。空腹时温服。
源于《朱丹溪方》。本方专取山楂活血化瘀(含收缩子宫的作用在内)。用于产妇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产后血瘀腹痛。
食用禁忌
【山楂不能空腹吃】: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枸橼酸等,空腹食用,会使胃酸猛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发胀满、泛酸,若在空腹时食用会增强饥饿感并加重原有的胃痛。
【少吃生山楂】:生山楂中所含的鞣酸与胃酸结合容易形成胃石,很难消化掉。如果胃石长时间消化不掉就会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因此,应尽量少吃生的山楂,尤其是胃肠功能弱的人更应该谨慎。医生建议,最好将山楂煮熟后再吃。
【宜忌】:胃酸过多、消化性溃疡和龋齿者、消化不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癌症患者、肠炎患者及服用滋补药品期间忌服用。脾胃虚弱者慎服。孕妇不宜服用。
1.《纲目》:“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
2.《本草经疏》:“脾胃虚,兼有积滞者,当与补药同施,亦不宜过用。”
3.《得配本草》:“气虚便搪,脾虚不食,二者禁用。服人参者忌之。”
4.《随息居饮食谱》:“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
食物相克
山楂不宜于海鲜、人参、牛奶、柠檬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