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苹主治利小便,治毒疮,止消渴。
发布时间: 2016-10-3   点击数: 1509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苤菜、四叶菜、田字草。 「气味」甘、寒、滑、无毒。


「释名」苤菜、四叶菜、田字草。

「气味」甘、寒、滑、无毒。

「主治」利小便,治毒疮,止消渴。


中文名:田字草tiánzìcǎo[clover fern]一种植物的名称, 即"苹"

【土名】:四叶草、水草头、水金花头、野草头、野连菜、野极菜、十字草、妹妹草、破铜钱草、夜里串、夜爬山。

【学名】:Marsilea quadrifolia L

生态环境:生于静水浅水沟、池塘或稻田中。

资源分布:产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各个省区,北达华北和辽宁,西北至新疆的北部。世界温带、热带地区也有分布。

【习性】:喜光;喜水湿;生长适应的昼温是18~24℃,夜温为7~13℃;空气湿度60%即可。对土壤要求不严。

【用途】:当有水时,叶柄没于水中,叶片浮于水面。在人工栽培时可作为池塘等水面绿化植物;也可在室内栽培供观赏。作为野菜食用方法:采用嫩经叶洗净,炒食或做汤。

【现状】:现生长状况由于受到环境日益污染以及水泽的减少导致野外种群日益骤减。

【采集】春、夏、秋均可采收。

【性味】甘,寒。

①《纲目》:"甘,寒滑,无毒。"

②《食物本草汇纂》:"味辛酸,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功用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止血。治风热目赤,肾炎,肝炎,疟疾,消渴,吐血,衄血,热淋,尿血,痈疮,瘰疬。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大剂量3~5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折叠编辑本段选方

田字草田字草①治风火赤眼,肾炎、水气脚肿、肝炎:田字草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疟疾:鲜田字草三至五两。发作前三小时水煎服;或用鲜全草揉细,发作前数小时塞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消渴:苹(暴干),栝楼等分。以人乳为丸。(《本草拾遗》)

④治吐血:鲜田字草二两,鸭肝一只。共捣烂,开水烫热顿服。(《陆川本草》)

⑤治热疮,肿毒:鲜苹叶一握。洗净并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妇女阴道红肿:四叶草五两。煎水兑白糖服。(《重庆草药》)

⑦治疔疮:鲜田字草捣烂外敷,每日换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⑧治毒蛇咬伤:一鲜田字草全草适量,加雄黄末三钱,捣敷伤口周围。二田字草(鲜全草)二至三两,捣绞汁。冷开水送服,渣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⑨治外伤腰痛:先将鲜苹全草六钱至一两,和醋同炒,然后酌加水煎,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折叠编辑本段文献论述

①《本草拾遗》:"捣绞取汁饮,主蛇咬毒入腹,亦可敷热疮。"

②《医林纂要》:"除烦,解热,消痰,行水。"

③《分类草药性》:"治妇女红崩白带,月经不调,退火消肿。"

④《天宝本草》:"清心解热,去火毒。治螬疳,敷疮,拨云散雾。"

⑤《陆川本草》:"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血热。"

⑥《南宁市药物志》:"治热淋。"

⑦《四川中药志》:"治火眼红肿,牙龈疼痛,热淋尿血,除瘰疬、痔疮和痈肿。"

⑧《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退癀定痛,行气逐瘀。治水肿脚气,热疖疮毒,跌打扭伤,虫螫咬伤及痈疔肿。"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