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天雄主治元阳虚损,男子失精大风癞
发布时间: 2016-10-2   点击数: 1350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白幕。 「气味」辛、温、有大毒。


「释名」白幕。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

1、元阳虚损(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用乌头、附子、天雄一起炮制并去皮脐,等分咬细,每服四钱,加水二碗、姜十五片,煎至成,温服。此方名“三建汤”。

2、男子失精。用天雄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共三细。每服半钱,酒送下。

3、大风癞。用天雄、乌头的苗及根,去土勿洗,捣成汁。另取细粒黑豆(不脱皮者)浸叶中一夜。次日取豆晒干,如此七浸七晒,可供服用。开始时每次吞服三枚,以后渐加至六七枚。禁忌猪鸡肉及蒜,犯之即死。


《中药大辞典》:天雄

【药材名称】天雄

【拼音】Tiān Xiónɡ

【别名】白幕(《本经》)。

【出处】《本经》

【来源】为附子草乌头形长而细者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川乌头"及"草乌头"条。

【炮制】①《雷公炮炙论)):"宜炮皴坼后去皮尖底用,不然阴制用并得。"

②《药性论》:"干姜制用之。"

③《日华子本草)):"凡丸、散炮去皮脐用,饮药即和皮生使甚佳。"

④《纲目》:"熟用。一法,每十两,以酒浸七日,掘土坑,用炭半枰煅赤,去火,以醋二升沃之,侯干,趁热入天雄在内,小盆合一夜,取出,去脐用之。"

【性味】辛,热,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甘,大温,有大毒。"

③《药性论》:"大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燥湿,益火助阳。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心腹冷痛,痃癖症瘕。

①《本经》:"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

②《别录》:"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

③《药性论》:"能治风痰,冷痹,软脚毒风,能止气喘促急。杀禽、虫毒。"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助阳道,暖水藏,补腰膝,益精明目,通九窍,利皮肤,调血脉,四肢不遂,破痃癖癥结,排脓止痛,续骨,消瘀血,补冷气虚损,霍乱转筋,背脊偻伛,消风痰,下胸膈水,发汗,止阴汗,炮含治喉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2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阴虚阳盛及孕妇禁服。

《本草经集注》:"远志为之使。恶腐婢。"

【复方】①治元阳素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小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除痼冷,扶元气及伤寒阴毒:乌头、附子、天雄(并炮裂、去皮脐)等分。为租末,每服四钱,水二盏,姜十五片,煎八分,温服。(《肘后方》三建汤)

②治肾脏虚积,冷气攻腹疼痛,少力,行步难,不思饮食:天雄(炮裂、去皮脐)二两,茴香子(炒)、山芋、蜀椒(去目及口合者,炒出汗)各-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用羊肾一对,切去皮膜细研,酒、面同煮成膏,候冷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酒盐汤任下,空心食前服。(《圣济总录》天雄丸)

③治风湿痹皮肉不仁,骨髓疼痛不可忍者:天雄(炮裂,去皮脐)、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桂(去粗皮)一两半,干姜(炮)三两,防风(去叉)三两。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日三夜一。(《圣济总录》天雄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