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本名玄胡索。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
1、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
2、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3、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
4、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5、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6、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
7、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
8、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9、腰体痛。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10、偏头痛、正头风。用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去皮,去子)二个,共研为末,滴水各丸,如杏杜大。每次水化一丸,灌入鼻内。偏头产,则在痛侧的鼻孔灌药。同时,令病人咬铜钱一个,当有涎汁大量流出,病即渐愈。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白术、芍药、贝母等并称“浙八味”,为大宗常用中药。元胡史载于《开宝本草》,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元胡有“活血,理气,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并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功效用法
1、性味:辛;苦;温;无毒。
2、归经:肝;胃;心;肺;脾经。
3、主治: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4、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用药禁忌
血热气虚及孕妇忌服。
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经疏》: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法所应禁。
③《本草正》: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常见方剂
1、方剂选录:
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金铃子散:主治肝郁有热,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目,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②《济生方》延胡索散:活血行气,调经止痛,主治妇人室女,七情伤感,遂使气与血并,心腹作痛,或连腰胁,上下攻刺,经候不调,一切血气疼痛。
③《奇效良方》手拈散:主治心腹刺痛。
④《妇科准绳》三棱丸:主治妇女经脉不通,气滞带下血瘕。
⑤《济生方》三神丸:主治室女血气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经行涩少,或经事不调,以致疼痛。
⑥《张氏医通》沉香降气散:主治胃脘胀闷,嗳气频繁,大便不畅,疼痛。
⑦《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瘀在膈下,形成积块;或小儿痞块;或肚腹疼痛,疼处不移;或卧侧腹坠似有物。
2、各家论述:
①《雷公炮炙论》:治心痛欲死。
②《日华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
③《开宝本草》: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
④《医学启源》: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⑤《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⑥《海药本草》:延胡索,主肾气,破产后恶露及儿枕,与三棱、鳖甲、大黄为散,能散气,通经络。蛀蚛成末者,使之惟良,偏生产后病也。
⑦《本草经疏》:延胡索,温则能和畅,和畅则气行;辛则能润而走散,走散则血活。血活气行,故能主破血及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之所以不调者,无他,气血不和,因而凝滞,则不能以时至,而多后期之证也。腹中结块,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等证,皆须气血和而后愈,故悉主之也。崩中淋露,利守不利走,此则非与补气血药同用,未见其可。
⑧《本草汇言》:玄胡索,凡用之行血,酒制则行;用之上血,醋制则止;用之破血,非生用不可;用之调血,非炒用不神。随病制宜,应用无穷者也。
⑨《本草求真》: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然此既无益气之情,复少养营之义,徒仗辛温攻凝逐滞,虚人当兼补药同用,否则徒损无益。
1、用于止痛:延胡索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可治疗多种癌症。临床应用除复方煎剂、研粉吞服外,还提取出四氢掌叶防己碱供止痛之用。临床曾对下列两种疾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一麻风神经痛:每日用延胡索3钱,酒炒研末煎服,7天为一疗程。观察43例,平均服药24天后有13例疼痛消失,25例疼痛减轻。以初用时效果较为显著。如调成软膏敷于患处,亦可止痛,但不及内服显著二月经痛:用四氢掌叶防己碱50毫克,日服3次(或每日1次用100-150毫克)。治疗44例,显效14例,症状减轻18倒。服药后镇痛作用开始时间在10分钟以后,持续4-24小时不等。副作用有月经减少、嗜睡、头昏、头痛等。2、用于局部麻醉:用延胡索加工提取制成0.2%延胡索碱注射液行局部麻醉,共作门诊手术105例,效果满意(切皮无反应,手术过程无疼痛感觉,能顺利完成手术)者98例(93.4%);欠佳(手术过程有轻度疼痛感,但能完成手术)者6例(5.7%);失败1例(0.9%)。术后随访,大多数切口可预期愈合,仅1例(滑囊炎切除术)切口愈合迟缓。有些患者术后镇痛时间较长;有两例小儿患者(六指切除术)于注射后入睡。未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用法用量: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给药方法。根据手术部位与要求酌情增减用量,最小量6毫克,最大量90毫克。其中5例曾在延胡索注射液中加入1-2滴肾上腺素注射液,以增强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