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青果、忠果、谏果。
「气味」实:酸、甘、温、无毒。榄仁:甘、平、无毒。核:甘、涩、温、无毒
「主治」
实:
1、中河豚毒。取橄榄及木煮水服可解。
2、唇裂生疮。用橄榄炒研,调猪油涂搽。
3、牙齿脓血。用橄榄烧研,加麝香少许涂患处。榄仁:唇吻燥痛。取榄仁研烂漫敷涂。
核:
1、肠风下血。用橄榄核灯上烧存性,研为末,每二钱,陈米汤调下。
2、阴囊肿。用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调下。
3、耳足冻疮。用橄榄核烧研,调油敷涂。
营养
橄榄营养丰富,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尤适于女性、儿童食用。冬春季节,每日嚼食两三枚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间有“冬春橄榄赛人参”之誉。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橄榄果实中还含有滨蒿内酯,东莨菪内酯,(E)-3,3-二羟基-4,4-二甲氧基芪,没食子酸、逆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金丝桃苷和一些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
药用
中医认为,橄榄味甘酸,性平,人脾、胃、肺经,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烦醒酒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烦渴、咳嗽痰血等。《日华子本草》言其“开胃、下气、止泻”。《本草纲目》言其“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鱼蟹毒”。《滇南本草》言其“治一切喉火上炎、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生津止渴,利痰,解鱼毒、酒、积滞”。
白榄根(橄榄科)
别名:橄榄。
生长环境:本品为常绿乔木。多栽种于村庄附近土地或空地上,能耐干旱。
分布:我国南部地区,广东省各地均有种植,云南有野生的。此外亚洲地区亦有分布。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采根、秋、冬采果。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除痰湿、行气、解郁。
主治、用量和用法:1、伤风咳,配伍用;2、喉痛:用干根5钱至1两,清水煎服;3、胃痛:用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4、脚气:用干根2两、猪脚筋适量,清水煎服。
验方(治伤风咳方):白榄根1两、东风桔5钱、芒果核5钱、木槵根5钱、清水四碗,煎成一碗,热服。
(方解)本方白榄根除痰,东风桔止咳化气,芒果核、木槵根疏风消滞。合为止咳除痰疏风消滞之剂,清伤风食滞有效。
(方歌)伤风咳嗽喉咙痒,白榄木槵两用蔃,芒果核与东风桔,疏风止咳消滞强。
参考资料:《广东省中医验方交流汇编》治生油蛛方:生白榄数枚、去核、擂烂,将汁擦肾囊。
《保定协会中医实用药方》介绍治鸡骨鱼刺梗阻咽喉方:橄榄核1两(焙焦研细)、梅片5分,合研,每次用1分,吹患处。
《上海验方选编第一辑》介绍治肠燥便血验方:橄榄仁、鸡蛋及麻油少许,同填入猪肠内,两头扎紧,饭锅上蒸热切食之。
《湖南省中医单方验方第一辑》湘乡县中医介绍治冻疮溃烂方:用生橄榄数颗,冰片适量。用法:取核,放火内烧,候有烟冒出后,将它取出,加冰片同研末,先洗净患处,将药末敷上。慈利县中医介绍治小儿鹅口疮方:用橄榄子一粒,用蜜糖磨擦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