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木材致密坚硬,可作为农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叶作药用;根利尿、驳骨、祛风湿,治跌打腹痛;叶可止血。果亦作药用,在印度用作治疗脓肿、溃疡、肿瘤、皮肤病、痔疮、发疹、风湿、支气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绿篱。
杜鹃别名映山红(木生火,相生的都可以吃,都有补益的作用)红色的花味酸甘无毒,可生食;食用价值:味甜、性温、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滋润养颜,长期饮用,可令皮肤细嫩,面色红润;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消炎、滋润养颜、养颜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和血、调经、祛风湿,治风湿痛等功效。可以提炼杜鹃花酸,制成化妆品,起一定美容功效。 大白杜鹃、白色(金克木,金性寒煮熟去寒性才可吃)花要煮熟才能吃,粗柄杜鹃的花至今是滇中人民的优美蔬菜; 生吃中毒后引起反胃,呕吐、呼吸困难、 黄杜鹃(木克土,不能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中毒可产生唾液分泌、恶心、惊厥、呼吸困难、四肢麻痹、心律不齐,甚至挛缩。直接作用于心脏既能增加心脏收缩力,也能因对心脏有触发活性而产生快速心律失常,以致抑制心脏跳动而死亡。
杜鹃花的根、叶、花入药,有和血调经、消肿止血的功效;花叶外用根治内伤、风湿等症。还可主治风痰剧痛、风湿痹痛和风虫牙痛等症。杜鹃花有一定毒性,请在专家指导下使用。
【药名】满山红。 【别名】串串红、映山红、迎山红、山丹丹、东北满山红、金达来。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的叶。 【归经】肺经。 【功效】止咳;祛痰。 【考证】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生态环境】生于山脊、山坡及林下酸性土壤上。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晒干。 【不良反应及治疗】临床上副反应轻微,但长期服用满山红可能对肝脏有一定影响,应予重视。 【功效分类】止咳药。满山红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的叶,味辛、苦,性寒,小毒。归肺经。具止咳,祛痰功效。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炮制方法】净制:去杂质;切制:去杂质,用水湿润。 【性味】辛;苦;性寒;小毒。 【中药化学鉴定】薄层层析鉴别梫木毒素(见照山白项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2、 抗菌作用:满山红水煎剂对11种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副伤寒杆菌、甲、乙舒密茨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杀)菌作用,其抗菌作用与黄连相似。 3、 抗炎作用:杜鹃素显著抑制大鼠烫伤性炎症渗出,表现为皮片水肿程度减轻,染料渗出减少。杜鹃素对抗炎症渗出作用强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腹腔注射杜鹃素400 mg/kg大致相当于注射水杨酸钠200 mg/kg的作用。 4、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满山红挥发油对离体小鼠心脏有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显著提高大、小鼠急性减压缺氧的耐受力,增加狗颈内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 5、对痤疮的影响:杜鹃花萃取液:杜鹃花酸对正常皮肤和痤疮感染的皮肤有抗角质化作用,其作用原理是减少滤泡过度角化去角质,减缓角质细胞的成长,同时分解黑色素在真皮的沉着,而令肌肤晶莹细致,红润,白净无痕。另外,通过有效阻断脂肪酸的合成,调节皮肤PH值的平衡,排除皮肤深层污垢和毒素。 6、 毒性:杜鹃花毒性小,有毒成分主要为JIN木毒素。中毒可产生唾液分泌、恶心、惊厥、呼吸困难、四肢麻痹、心律不齐,甚至挛缩。直接作用于心脏既能增加心脏收缩力,也能因对心脏有触发活性而产生快速心律失常,以致抑制心脏跳动而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