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合主治功效;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
| 发布时间:2013-4-7 22:18:50 | 点击量: 2257 |
已经发布天数:4601 |
【别名】细叶百合、线叶百合、麝香百合、卷叶百合、白花百合、白百合、药百合、山百合、家百合、野百合、菜百合、干百合、川百合、甜百合、大百合、新百合、岩百合、红岩百合、百合蒜、蒜脯薯、喇叭筒根、韭番,重迈、重葙、重箱、中庭、摩罗、强瞿、强仇,中逢花、夜合花根、卷莲花根、灯伞花根、散莲花根、杜百合、红合、逢花。 取材:卷丹.、百合或山丹百合(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
功能主治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药用时煎服,10~30g。清心宜生用,润肺蜜炙用。 1、根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邪气心痛腹胀,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颅胀、胸腹间积热胀满、全身疼痛、乳难喝咽喉肿痛、吞口涎困难,止涕泪。除膈部胀痛,治脚气热咳。安心、安神,益志,养五脏,治癫邪狂叫惊悸,产后大出血引起的血晕,杀血吸虫,协痈、乳痈发背的各种疮肿。也可治百合病,温肺止嗽。 2、花 【主治】将百合花晒干研末,和入菜油,可治疗小儿湿疮,效果很好。 3、子 【主治】加酒炒至微红,研末汤服,可治肠风下血。 功效:养阴清热,滋补精血。 适应症:适用于肺结核低热、盗汗、消瘦等症。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实用偏方 1. 百合、旋复花各等份,焙干研为细末,加蜜水日服3次,治肺病咯血、咳嗽痰血、干咳咽痛。 2. 百合、粳米各50克,去尖杏仁10克,白糖适量,共煮粥食,治肺燥咳嗽,干咳无痰。 3. 百合2~3个,洗净捣汁,以温开水日服2次,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 4. 百合30~60克,捣研绞汁,白酒适量,以温开水饮服,治肺痈。 5. 百合、白及、百部、蛤蚧粉等份,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3次饭后服3克,治支气管扩张。 6. 百合25克,菖蒲6克,酸枣仁12克,水煎日服1剂,治神经衰弱、心烦失眠。 7. 干百合研末,每日2次以温开水服6克,治耳聋或耳痛。 8. 百合7个浸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碗,去渣冲入一个生鸡蛋黄,早晚各服半碗,治病后神经症,坐卧不安或妇女癔病。 9. 百合还可治妇女更年期综合症、肠道出血、大便秘结。百合做外用药,亦可收到预期疗效。 10. 如取野百合同食盐捣泥,敷患处,治疮肿不穿,甚良。 11. 生百合捣烂,外涂天疱疮,每天1~2次,数日则愈。 12. 生百合洗净晒干研粉,涂于外伤出血处,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13. 临床报道,用百合制成百合海绵,填塞治疗鼻衄、鼻息肉切除、中下鼻甲部手术后止血,观察百余例,百合海绵在鼻腔内溶化,被组织吸收,既无过敏反应,又有止血效果。 14. 美容养颜,清热凉血。主治肺燥、肺热或肺热咳嗽、热病后余热未清、心烦口渴等病症。油性皮肤的人多吃百合对皮肤特别好。 15. 百合蜜: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点心让婴儿吃。 功效主治: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药理试验其煎剂对氨水引起的小孩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蛛哮喘。与蜂蜜同用,加强其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1. 百合款冬花饮: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砂锅中煮成糖水。 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两药合用有润肺止咳、下气化痰之功效。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项:本饮以秋冬咳嗽,略见有痰者适宜,对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性支气管炎,则药力不及,但可作辅助治疗用。 2. 蜂蜜蒸百合:百合120克,蜂蜜30克。拌和均匀,蒸令熟软,时时含数片,咽津、嚼食。 3. 百合地黄汤:百合60克,生地黄30克。加水煎汤服。 典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药性论》:使,有小毒。主百邪鬼魅,涕泣不止,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 《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杀蛊毒气,胁痈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 《本草衍义》:张仲景用治伤寒坏后百合病须此也。 《本草》: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遍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 仲景治百合病,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石汤,有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或百合病已经汗者,或未经汗下吐者,或病形如初,或病变寒热并见。 《活人书》:治伤寒腹中疼,百合一两,炒黄为末,米饮调服。 孙真人:治百合阴毒,煮百合浓汁,服一升。 《本草经疏》:百合得土金之气,而兼天之清和,故味甘平,亦应微寒无毒。入手太阳、阳明,亦入手少阴。故主邪气腹胀,所谓邪气者即邪热也,邪热在腹故腹胀,清其邪热则胀消矣。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瘳。肾主二便,肾与大肠二经有热邪,则不通利,清二经之邪热,则大小便自利。甘能补中,热清则气生,故补中益气。清热利小便,故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乳难,足阳明热也。喉痹者,手少阳三焦,手少阴心家热也。涕泪,肺肝热也。清阳明、三焦、心部之热,则上来诸病自除。 中寒者勿服。
| |
|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
| |
|
| 联 系 人: |
| 联系电话: |
| 联系邮箱: @ |
| 联系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