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玳瑁主治功效;热病高热;神昏谵语抽搐;小儿惊痫;眩晕;心烦失眠;痈肿疮毒 |
| 发布时间:2013-4-5 22:27:29 | 点击量: 1906 |
已经发布天数:4603 |
别名:瑇琩、瑇琩甲、明玳瑁、文甲 药材基源: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背甲。 性味:味甘;咸;性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平肝定惊;清热解毒 主治:热病高热;神昏谵语抽搐;小儿惊痫;眩晕;心烦失眠;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磨汁;亦可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采收储藏:将捕获的活玳瑁倒挂悬起,用沸醋泼之,使其背部鳞片剥落,去除残肉,洗净。
常用配方 玳瑁味甘,性寒。有镇心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可用于温热病的壮热神昏、说胡话,以及小儿惊风、神昏痉厥抽搐等症。此外,本品还用于热毒痈肿及痘疮内陷,有清热解毒功效。 1、治急风及中恶,不识人,面青,四肢逆冷,生玳瑁五两(捣罗为末),安息香五两(用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二两(细研,水飞过),雄黄半两(细研),琥珀一两(细研),麝香一两(细研),龙脑一钱(细研)。上药都研令匀,以安息香糊和丸,如鸡头实大。用童子小便三合,生姜自然汁半合,相合暖过,不计时候,研下三丸。(《圣惠方》玳瑁丸) 2.治中风不语,精神冒闷及中恶中语:DU瑁(镑)、丹砂(研)、雄黄(研)、白芥子各半两,麝香(研)一分。上五味,捣罗为末,再同研旬,别以银石器酒煎安息香一两为膏,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温童子小便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玳瑁丸) 3.治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和匀温服。(《痘疹论》) 4.预解痘毒,通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勾,温服半合,日三服。(《灵苑宏》)在痘疮流行时服此,病未发则内消,病已发则减轻。 5.治迎风目泪,乃心肾虚热也:生青玳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为末。每服一钱,薄荷汤下,日一服。(《飞鸿集》) 用药禁忌 虚寒证无火毒者禁服
| |
|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
| |
|
| 联 系 人: |
| 联系电话: |
| 联系邮箱: @ |
| 联系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