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白皮主治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 |
| 发布时间:2013-4-4 22:03:51 | 点击量: 1968 |
已经发布天数:4605 |
处方名 桑白皮 蜜炙桑白皮桑皮 桑根白皮 基原:桑的根皮。 性味归经 甘寒,入肺经。 功用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用法用量 煎服,5~15克。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炙用。
药方选录 1.治小儿肺盛 气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50克甘草(炙)5克.锉散 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 煎七分.食前服.(《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 2.治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桑根白皮10克 麻黄、桂枝各7.5克 杏仁十四粒(去皮) 细辛、干姜各7.5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3.治肺气喘急坐卧不安:桑根白皮锉 甜葶苈隔纸炒.上二味等分粗捣筛.每服15克 水一盏煎至六分 去滓食后温服 微利为度.(《圣济总录》泻肺汤) 4.治水肿通身皆肿:桑根白皮(炙黄色锉)250克 吴茱萸(水浸一宿炒干)100克 甘草(炙)50克.上三味口父咀如麻豆.每服五钱匕用水二盏生姜一枣大(切) 饴糖半匙煎至二盏 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桑白皮汤) 5.治咳嗽甚者 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 锉细)入糯米200克(焙干) 一处捣为末.每服米饮调下50克.(《经验方》) 6.治腰脚疼痛筋脉挛急 不得屈伸 坐卧皆难:桑根白皮50克(锉)酸枣仁50克(微炒) 薏苡仁50克.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20克 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去滓每于食前温服[3].(《圣惠方》桑根白皮散)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叶:主除寒热,出汗。 《名医别录》:无毒。主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 《药性论》:使,平。能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日华子本草》:温,调中,下气。消痰止渴,利大小肠,开胃,下食,杀腹藏虫,止霍乱吐泻。 《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 《本草衍义》:治服金石发热渴,生精神,及小肠热,性微凉。 《药类法象》:气寒,味苦酸。 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补虚益气,除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消水肿,利水道。 《药性赋》:味甘,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益元气不足而补虚,泻肺气有余而止咳。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酸。甘而辛,甘厚辛薄,无毒。 入手太阴经。 《象》云: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除肺气,止唾血热渴,消水肿,利水道。 《心》云:甘以固元气,辛以泻肺气之有余。 《本草》云: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缝金疮。续断、麻子、桂心为之使,忌铁铅。 《本草衍义补遗》:气寒味苦酸,主伤中、五劳、羸瘦,补虚益气,除肺中水气,止呕血,消水肿,利水道,须炒而用之。 《本草纲目》:桑白皮专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宋钱乙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面喘,面肿身热,泻白散主之。桑白皮、地骨皮,皆能泻火从小便去;甘草,泻火而缓中;粳米,清肺而养血,此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元医罗天益其泻肺中伏火而补正气,泻邪所以补正也。若肺虚而小便利者,不宜用之。 泻肺,利大小肠,降气散血。
肺寒无火及风寒咳嗽禁服。
| |
|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
| |
|
| 联 系 人: |
| 联系电话: |
| 联系邮箱: @ |
| 联系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