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 [切换]
今天是 : 2025年8月2日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宁德便民网 >> 健康生活 >> 治疗药方
木通主治功效;口舌生疮;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经闭;痛经。
发布时间:2013-3-26 22:40:51 | 点击量: 1908 已经发布天数:4512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原植物白木通又名:八月瓜藤、地海参
【药材基源】:木通的木质茎。
【采收储藏】: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处方名】:木通、关木通、川木通、细木通、炒木通。
【性味】:苦;性寒
【归经】: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功能】: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

【主治功效】: 清热利尿;活血通脉。主小便赤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喉疼痛;口舌生疮;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经闭;痛经。
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②《吴普本草》:止自汗。
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
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
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
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
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
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
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
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①《本草经疏》:凡精滑不梦自遗及阳虚气弱,内无湿热者禁用。妊娠忌之。
②《得配本草》:肾气虚,心气弱,汗不彻,口舌燥、皆禁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
    常用选方
1、治小儿心热(小肠有火,便亦淋痛,面赤狂躁,口糜舌疮,咬牙口渴):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上同为末,每服15克,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
2、治尿血:木通、牛膝、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黄柏、甘草。同煎服。(《本草经疏》)
3.治水气,小便涩,身体虚肿:乌臼皮100克,木通50克,槟榔50克。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10克。(《圣惠方》)
4.治涌水、肠鸣腹大:木通(锉)150克,桑根白皮(锉,炒)、石韦(去毛)、赤茯苓(去黑皮)、防己、泽泻各75克,大腹(炮)四枚。上七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如入行五里再服。(《圣济总录》通草饮)
5.治喉痹,心胸气闷,咽喉妨塞不通:本通100克(锉),赤茯苓100克,羚羊角屑75克,川升麻75克,马蔺根50克,川大黄75克(锉碎,微炒),川芒硝100克,前胡100克(去芦头),桑根白皮100克(锉)。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5克,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木通散)
6.治妇人经闭及月事不调:木通、牛膝、生地黄、延胡索。同煎服。(《本草经疏》)
7.治产后乳汁不下:木通、钟乳各50克,漏芦(去芦头)100克,栝楼根,甘草各50克。上五味,捣锉如麻豆大,每服15克,水一盏半,黍米一撮同煎,候米熟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木通汤)
   文献论述
1、李杲:《本草》十剂,通可去滞,通草、防已之属是也。夫防己大苦寒,能泻血中湿热之滞,又通大便、通草甘淡,利小便,专泻气滞也。肺受热邪,津液气化之原绝,则寒水断流,膀胱受湿热,癃闭约缩,小便不通,宜此治之。其症胸中烦热,口燥舌干,咽干大渴引饮,小便淋沥或闭塞不通,胫酸脚热,并宜通草主之。凡气味与之同者,茯苓、泽泻、灯草、猪苓、琥珀、翟麦、车前子之类,皆可以渗湿利小便,泄其滞气也。木通下行,泄小肠火,利小便,与琥珀同功,无他药可比。
2.《纲目》:木通,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本经》及《别录》皆不言及利小便治淋之功,甄权、日华子辈始发扬之,盖其能泄心与小肠之火,则肺不受邪,能通水道,水源既清,则津液自化,而诸经之湿与热,皆由小便泄去,故古方导赤散用之。杨仁斋《直指方》言人遍身胸腹隐热,疼痛拘急,足冷,皆是伏热伤血,血属于心,宜木通以通心窍,则经络流行也。 
3.《雷公炮制药性解》:木通利便,专泻小肠,宜疗五淋等症。其惊悸等症,虽属心经,而心与小肠相为表里,故并治之。脾疸喜睡,此脾之病,皆湿所酿也,利小肠而湿不去乎?瘟疫之来,感天地不正之气,今受盛之官行而邪不能容,亦宜疗矣。 
4.《本草经疏》:木通,《本经》主除脾胃寒热者,以其通气利湿热也。其曰通利九窍 血脉关节,以其味淡渗而气芬芳也。令人不忘者,心主记,心家之热去,则心清而不忘矣。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者,脾家湿热壅盛则成疸,心脾之热不清,则昏昏欲眠而心烦哕,音声出于肺,肺家之湿热去,则肺金之气清而音声出矣。治耳聋者,泄肾家之湿火也。 
5.李中梓:木通,功用虽多,不出宣通气血四字。 
6.《本草汇言》:木通,利九窍,除郁热,导小肠,治淋浊,定惊癎狂越,为心与小肠要剂。所以治惊之剂,多用木通,惊由心气郁故也,心郁既通,则小便自利,而惊癎狂越之病亦安矣。 
7.《药品化义》:木通,导脾胃积热下行,主治火泻、热泻,盖为利小肠火郁,行膀胱水闭,使水火分,则脾气自实也。且心移热于小肠而脏病由腑结,腑通则脏安。凡为惊病,由心气郁及嗜卧心烦者,以此直彻下行。古人立方,心火为邪,用木通导赤,肺火为邪,用桑皮泻白,良有深意也。 
8.《本草述》:木通主治,类知为利水,而《本经》所云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殊未深究也。盖胃中水谷之清气上注于肺,而手太阴清中之浊者仍归于胃。试取《本经》首言除脾胃寒热,次乃及于通利九窍血脉关节,则知木通于肺胃之交,真有为之承接脉络、使其气化通而血化利者。使胃上注而肺下降,如所谓和调五脏、洒陈六腑者,以能助其功,使清气之营,入肺而流贯于诸经,即上下九窍无不通焉,是则利水与通利九窍血脉关节,原非二义矣。 
9、《本草新编》:木通、逐水气、利小便,亦佐使之药,不可不用,而又不可多用,多用则泄人元气。或疑木通利水去滞气,亦有益之品,而谓泄人元气何也?夫木通利水,功何异于猪苓,但嫌其苦寒损胃,非若淡泻之无害也,胃气既伤,元气必耗,故用之为佐使则有功无过,倘多用之为君,则过于祛逐,元气必随水而走,安得不耗哉? 
10.《本草备要》:朱二允曰,火在上则口燥、眼赤、鼻干,在中则心烦、呕哕、浮肿,在下则淋、秘、足肿、必借(木通)甘平之性,泻诸经之火,火退则小便自利,便利则诸经火邪皆从小水而下降矣。君火宜木通,相火宜泽泻,利水虽同,所用各别。 
11.《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12.《吴普本草》:止自汗。 
13.《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痿、踒折、齆鼻息肉,堕胎,去三虫。 
14.《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 
15.《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痿、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 
16.《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 
17.《海药本草》:主诸痿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 
18、《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数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 
19.《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周,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赢劣乳结,及下乳。 
20.《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使用注意】:内无湿热,津亏,气弱,精滑,溲频及孕妇忌服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
联系地址:  
作者: 来源: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上一篇:滑石主治功效;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下一篇: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发表留言
留言内容: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点击刷新
     
 


相关阅读 更多
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牙痛如何治疗,快速解决牙疼问题
固真丹主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
安神丸主治客忤;惊啼,客热,镇心安神
琥珀抱龙丸主治 镇静安神,清热化痰。
礞石主治治顽痰癖积,宿食症瘕,癫狂惊
麦门冬汤主治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
华盖散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
金沸草主治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
清气化痰丸主治化痰清肺。治热痰内结,
分类信息
(查看更多分类)
出租 合租 求租 厂房 写字
出售
司机 网络 销售 市场 售后
美工 会计 管理 法律 教育
收藏 文体 废品 车票 家具
家电 办公 数码 其他
家政 装饰 维修 交友 美容
婚礼 医疗 送水 搬家 其它
小车 摩托 电动 拼车 租车
货车 货车
联系我们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公告列表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募 | 免费声明 | 留言反馈 | 管理登录 | |

版权所有  便捷服务网  Copyright  2011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208号

友情提醒:便捷服务网是第三方服务平台,不参与双方任何交易活动!

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0591-86890709 邮箱:541764960@qq.com

闽ICP备11002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