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 [切换]
今天是 :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您当前的位置:宁德便民网 >> 健康生活 >> 治疗药方
巴豆主治功效;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
发布时间:2013-3-22 20:46:25 | 点击量: 3012 已经发布天数:4517
【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巴豆。
取材: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
【性味】辛,热,有大毒。【归经】入胃、大肠经。
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种子毒性大;食后引起口腔、咽喉、食道灼烧感,恶心、呕吐、上腹部剧痛、剧烈腹泻、严重者大便带血、头痛、头晕、脱水、呼吸困难、痉挛、昏迷、肾损伤,最后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孕妇食后可致流产。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接触巴豆引起急性皮炎及全身症状。以巴豆液喂小鼠、兔、山羊、鸭、鹅等均无反应;牛、马食之引起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重者死亡;对青蛙无害,对鱼虾、田螺及蚯蚓等则有毒杀作用。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多入丸散。外用适量。大多制霜用,以减轻毒性。内服:入丸、散,0.5~1分(用巴豆霜)。外用: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

功用主治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⒈峻下冷结:适用于冷结便秘,腹满刺痛;或小儿乳食积滞,痰多惊悸。
⒉攻痰逐水:可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之症;寒食结胸,痰涎壅盛,胸膈滞闷,肢冷汗出者;以及痰迷清窍,精神错乱。
⒊用治痈肿脓成不溃,该品有蚀疮排脓之功。
①《本经》:"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
②《别录》:"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夫阴颓,杀斑螫毒。"
③《药性论》:"主破心腹积聚结气,治十种水肿,痿痹,大腹。"
④《本草拾遗》:"主症癖,痃气,痞满,腹内积聚,冷气血块,宿食不消,痰饮吐水。'
⑤《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滞,除风补劳,健脾开胃,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杀腹藏虫。治恶疮息肉及疥癞疔肿。"
⑥《医学启源》:"导气消积,去脏腑停寒,消化寒凉及生冷硬物所伤,去胃中寒湿。"
⑦《汤液本草》:"可以通肠,可以止泄。"
⑧《纲目》:"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歪,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中医选方
1、治寒实结胸,无热症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心皮,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三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伤寒论》白散)
2.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大黄一两, 干姜一两,巴豆一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瘗;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金匮要略)三物备急丸)
3.治寒癖宿食,久饮不消,大便秘: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煮三日三夜,研,令大热,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一丸,水下,欲吐者服二丸。(《千金方》)
4.治痞结症瘕:巴豆肉五粒(纸裹打去油),红曲三两(炒),小麦麸皮一两(炒)。俱研为细末,总和为丸,如黍米大,每空心服十丸,白汤下。(《海上方》)
5.治阴毒伤寒心结,按之极痛,大小便秘,但出气稍暖者:巴豆十粒,研,入面一钱,捻作饼,安脐内,以小艾炷灸五壮。气达即通。(《仁斋直指方》)
6.治小儿痰喘:巴豆一粒,杵烂,绵裹塞鼻,痰即自下。(《古今医鉴》)
7.治寒痰气喘:青橘皮一片,展开,入刚子一个,麻扎定,火上烧存性,研末,姜汁和酒一钟,呷服。(《医说》)
8.治夏月水泻不止:大巴豆一粒(去壳)。上以针刺定,灯上(瓦面烘烤)烧存性,研细,化蜡和作一丸,水下,翻前服之。(《世医得效方》针头丸)
9.治气痢: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细研,取热猪肝和丸,空心米饮下,量力加减服之。牛肝尤佳。或以蒸饼丸服。(《经验方》)
10.治小儿下痢赤白:巴豆(煨熟,去油)一钱,百草霜二钱(研末),飞罗面煮糊丸,黍米大,量人用之。赤用甘草汤,白用米汤,赤白用姜汤下。(《全幼心鉴》)
11.治伏暑伤冷,冷热不调,霍乱吐利,口干烦渴:巴豆大者二十五枚(去皮膜,研取油尽,如粉),黄丹(炒,研,罗过)取一两一分。上同研匀,用黄蜡熔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水浸少顷,别以新汲水吞下,不拘时候。(《局方》水浸丹)
12.治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臌:巴豆九十枚(去皮心),杏仁六十枚(去皮尖)。并熬令黄,捣和之,服如小豆大一枚,以水下为度,勿饮酒。(《补缺肘后方》)
13.治肝硬化腹水:巴豆霜一钱;轻粉五分。放于四、五层纱布上,贴在肚脐上,表面再盖二层纱布。经一至二小时后感到刺痒时即可取下,待水泻。若不泻则再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4.治喉痹:白矾二两(捣碎),巴豆半两(略捶破)。同于铫器内炒,侯矾枯,去巴豆不用,碾矾为细末,遇病以水调灌,或干吹入咽喉中。(《百一选方》)
15.治白喉:巴豆仁、朱砂等分,各研成细末,混和,每用3~5分,置膏药上,贴于眉间的上方(勿使药末掉入眼中)。约经8~12小时,局部皮肤发生大小不等的水泡时,便可揭去膏药,擦掉药末,涂上1%龙胆紫液,以防感染。(《江苏中医》⑾:23,1959巴豆朱砂膏)
16.治耳卒聋:巴豆一粒,蜡裹,针刺令通透,用塞耳中。(《经验方》)
17.治风虫牙痛:一巴豆一粒,研,绵裹咬之。二针刺巴豆,灯上烧令烟出,熏痛处。(《经验方》)
18.治一切恶疮: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雄黄、轻粉末,频涂取效。(《普济方》)
19、治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巴豆去壳,炒焦,研膏,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腐化。(《痈疽神秘验方》乌金膏)
20.治荷钱癣疮:巴豆仁三个,连油杵泥,以生绢包擦,日一、二次。(《秘传经验方》)
21.治宫颈癌痛:水红花子60克,麝香15克,阿魏15克,急性子15克,甘遂9克,大黄15克,巴豆10粒,白酒500克,各药捣碎,合在一起,纳入猪膀胱内,外敷痛处,痛止停药。
22.治喉癌:
⑴巴豆2粒研末,大枣肉3枚,葱白2根,共捣如泥,梨1个,在1/4与3/4处交界处切开,下3/4中心挖空,装入药泥后盖好,上1/4置碗内蒸熟,去药嚼梨,喝汤。
⑵蜈蚣5条,全蝎、白僵蚕、 虫各30克,新瓦焙干研细末,分成40包,每包倒入鸡蛋内,捣匀,面糊封口,置碗内蒸熟吃,早晚各1枚,24包为一疗程。
23.治鼻咽癌:巴豆7.5克,雄黄18克,郁金9克,制成黄豆杨大丸,每次3丸,2小时1次浓汤送下,服至吐泻停止。
   禁忌
畏牵牛花。无寒实积滞、体虚及孕妇忌用。
①《本草经集注》:"芫花为之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
②《药对》:"畏芦笋、菰笋、酱鼓、冷水。得火良。与牵牛相反。"
③《药性论》:"能落胎。"
④《本草衍义补遗》:"无寒积者忌之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
联系地址:  
作者: 来源: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上一篇:胡黄连主治功效;黄疸;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痔疮肿毒
下一篇: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发表留言
留言内容: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点击刷新
     
 


相关阅读 更多
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牙痛如何治疗,快速解决牙疼问题
固真丹主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
安神丸主治客忤;惊啼,客热,镇心安神
琥珀抱龙丸主治 镇静安神,清热化痰。
礞石主治治顽痰癖积,宿食症瘕,癫狂惊
麦门冬汤主治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
华盖散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
金沸草主治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
清气化痰丸主治化痰清肺。治热痰内结,
分类信息
(查看更多分类)
出租 合租 求租 厂房 写字
出售
司机 网络 销售 市场 售后
美工 会计 管理 法律 教育
收藏 文体 废品 车票 家具
家电 办公 数码 其他
家政 装饰 维修 交友 美容
婚礼 医疗 送水 搬家 其它
小车 摩托 电动 拼车 租车
货车 货车
联系我们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公告列表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募 | 免费声明 | 留言反馈 | 管理登录 | |

版权所有  便捷服务网  Copyright  2011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208号

友情提醒:便捷服务网是第三方服务平台,不参与双方任何交易活动!

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0591-86890709 邮箱:541764960@qq.com

闽ICP备11002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