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 [切换]
今天是 :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您当前的位置:宁德便民网 >> 健康生活 >> 治疗药方
漏芦主治功效;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发布时间:2013-3-22 18:58:07 | 点击量: 1782 已经发布天数:4517
【别名】狼头花、野兰、鬼油麻、和尚头、独花山牛蒡、华州漏芦、禹州漏芦、琉璃玉蓟
取材:漏芦的干燥根。
【性味】《本经》:“味苦咸,寒。”
【归经】入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
【主治】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12克(鲜品 30~60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疽作二日后,退毒下脓:黄芪(生用)、连翘各50克,大黄0.5克(微炒),漏芦50克(有白茸者),甘草25克(生用),沉香50克。上为末,姜、枣汤调下。(《集验背疽方》漏芦汤)
②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肿:漏芦125克,瓜蒌十个(急火烧焦存性),蛇蜕十条(炙)。上为细散,每服10克,温酒调服,不拘时,良久吃热羹汤助之。(《局方》漏芦散)
③治瘰疬,排脓、止痛、生肌:漏芦、连翘、紫花地丁、贝母、金银花,甘草、夏枯草各等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④治皮肤瘙痒,阴疹,风毒,疮疥:漏芦、荆芥、白鲜皮、浮萍、牛膝、当归、蕲蛇,枸杞子各一两,甘草六钱,苦参二两。浸酒蒸饮。(《本草汇言》)
⑤治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一钱,漏芦一钱半,牛蒡子四分,甘草五分。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⑥治历节风,筋脉拘挛,骨节疼痛:漏芦半两(去芦头,麸炒),地龙(去土,炒)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生姜二两取汁,蜜二两,同煎三、五沸,入好酒五合,以瓷器盛。每用七分盏调药末一钱半匕,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古圣散)
⑦治小儿无辜疳痢,羸弱,不欲饮食,及腹内虫动作,多吐清水:漏芦二两,猪肝一两(煿干),楮树根白皮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弹子大。每服以温水研一九,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圣惠方》漏芦丸)
⑧治冷劳泄痢,及妇人产后带下诸疾:漏芦(去芦头)一两,艾叶(去梗炒)四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用米醋三升,入药末一半,先熬成膏,后入余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服。(《圣济总录》漏芦丸)
⑨治室女月术不调:漏芦(去芦头)、当归(切,焙)、红花子、枳壳(去瓤,麸炒)、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各半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漏芦汤)
⑩治白秃:五月收漏芦草,烧作灰,膏和使涂之,先用盐汤洗。乃敷。(《补缺肘后方》)
   各家论述
漏芦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虽有记载,但植物种类繁多,均与现用漏芦不符,惟《救荒本草》所载图与今祁州漏芦相符。祁州漏芦在中国使用较广。《神农本草经》载:“主治皮肤热毒,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与目前临床应用基本一致。
1.《纲目》:"漏芦,下乳汁、消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故东垣以为手,足阳明药,而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也。庞安常《伤寒论》治痈疽及预解时行痘疹热,用漏芦叶,云无则以山栀子代之,亦取其寒能解热,盖不知其能入阳明之故也。"
2.《本草经疏》:"漏芦,苦能下泄,咸能软坚,寒能除热,寒而通利之药也。故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3、《本经逢原》:"漏芦,《本经》治热毒恶疮,下乳汁,以其能利窍也,为消毒排脓杀虫要药。盖咸能软坚,寒能解毒,故服之必大便作泻,使邪从下而出也。"
4.《本草求真》:"漏芦,遗精尿血能止,亦因毒解热除自止之意,非因漏芦寓有收涩之功也。"
5.《本经续疏》:"漏芦,《本经》谓其下乳汁,《别录》谓其止遗溺,旨实相反,何欤?夫溺以温化而通,乳以清纯而下。遗溺因乎热,乳不下亦因乎热,非有二也。惟其利水由于除热,是以能使不应行者归于应行,而应行者不得应行而不行,则漏芦者谓为疡证逐湿之剂可也。"
6.《本草正义》:"漏芦,滑利泄热,与王不留行功用最近,而寒苦直泄,尤其过之。苟非实热,不可轻用。不独耗阴,尤损正气。《日华》谓通小肠,治泄精溺血,肠风乳痈,排脓止痛,通经脉,皆惟实热之症,可以暂用。"
7.《雷公炮炙论》:凡使漏芦,勿用独漏,缘似漏芦,只是味苦酸,误服令人吐不止,须细验。
8.《别录》:漏芦,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9.陶弘景:漏芦,今近道亦有。市人皆取苗用之,俗中取根名鹿骊。
10.《唐本草》:漏芦,俗名荚蒿,茎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如箸许,有四、五瓣。七月、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蒿之类也。常用其茎叶及子,未见用根。其鹿骊,山南谓之木黎芦,有毒,非漏声也。
11.《本草拾遗》:按漏芦南人用苗,北土多用根。树生如茱萸树,高二、三尺。
12.《蜀本草》:《图经》云,漏芦,叶似角蒿,今曹、兖州下湿地最多。六月、七月采茎,日干之,黑于众草。
13.《日华子本草》:漏芦,花、苗并同用,形并气味似干牛蒡,头上有白花子。
14.《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漏芦,茎箸大,高四、五尺,子房似油麻房而小。江东人取其苗用,胜于根,江宁及上党者佳。陶注云,根容鹿骊,《唐(本草)注》云,山南人名木黎芦,皆非也,漏芦自别尔。
15.《本草图经》:漏芦,今京东州郡及秦、海州皆有之。旧说茎叶似白蒿,异于众草。今诸郡所图上,惟单州者差相类。沂州者花叶颇似牡丹;秦州者花似单叶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干上;海州者花紫碧如单叶莲花,花萼下及根傍有白茸裹之,根黑色如蔓菁而细,又类葱本,淮甸人呼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虽别,而叶颇相类,但秦、海州者叶更作锯齿状耳。一物而殊类若此,医家何所适从。当依旧说,以单州出者为胜。六月、七月采茎苗,日干,八月采根。
16.《梦溪笔谈》:今方家所用漏芦,乃飞廉也。飞廉一名漏芦,根如牛蒡、绵头者是也,采时用根。今闽中所用漏芦,茎如油麻,高六、七寸,秋深枯黑如漆,采时用苗。《本草》自有一条,正谓之漏芦。
   用药禁忌
1.气虚、疮疡平塌不起及孕妇忌服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
联系地址:  
作者: 来源: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上一篇:乌头主治;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
下一篇: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发表留言
留言内容: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点击刷新
     
 


相关阅读 更多
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牙痛如何治疗,快速解决牙疼问题
固真丹主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
安神丸主治客忤;惊啼,客热,镇心安神
琥珀抱龙丸主治 镇静安神,清热化痰。
礞石主治治顽痰癖积,宿食症瘕,癫狂惊
麦门冬汤主治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
华盖散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
金沸草主治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
清气化痰丸主治化痰清肺。治热痰内结,
分类信息
(查看更多分类)
出租 合租 求租 厂房 写字
出售
司机 网络 销售 市场 售后
美工 会计 管理 法律 教育
收藏 文体 废品 车票 家具
家电 办公 数码 其他
家政 装饰 维修 交友 美容
婚礼 医疗 送水 搬家 其它
小车 摩托 电动 拼车 租车
货车 货车
联系我们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公告列表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募 | 免费声明 | 留言反馈 | 管理登录 | |

版权所有  便捷服务网  Copyright  2011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208号

友情提醒:便捷服务网是第三方服务平台,不参与双方任何交易活动!

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0591-86890709 邮箱:541764960@qq.com

闽ICP备11002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