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又名潼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
取材;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 ,甘,温。入肝、肾经。
功用主治
补肝,益肾,明目,固精。
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尿血,白带。
①《本草衍义》:补肾。
②《纲目》: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
③《本草从新》:补肾,强阴,益精,明目。
治带下,痔漏,阴癀。
性能固精。
④《医林纂要》:坚肾水,泻邪湿,去症瘕痔瘘。
⑤《会约医镜》:止遗沥,尿血,缩小便。
⑥《本草求原》:治肺痿,肾冷,尿多,遗溺,明目,长肌肉。
亦治肝肾风毒攻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克;或入丸、散。
【选方】①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100克,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50克。
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
(《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②治肾虚腰疼:沙苑子50克。
水煎,日服二次。
(《吉林中草药》) ③治脾胃虚,饮食不消,湿热成臌胀者:沙苑蒺藜100克(酒拌炒),苍术八两(米泔水浸一日,晒干,炒)。
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米汤调服。
(《本草汇言》) ④治目昏不明:沙苑子15克,茺蔚子10克,青葙子15克。
共研细末。
每次5克,日报二次。
(《吉林中草药》)
沙苑子茶
先将沙苑子捣碎,然后与绿茶按4∶1比例一同放入茶杯内,用沸水冲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此方具补益肝肾,涩精止遗之功效。适用于虚劳泄精,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等症。
文献摘录
《中国药典》 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产于陕西、山西等省。秋末冬初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盐水炒用。
[参考]含黄酮类、生物碱、三萜类成分、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
能保护肝糖元积累,降血脂、降酶;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血小板凝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抗疲劳、增加体重、耐寒等作用;有镇痛、镇静、解热、抗炎、抗利尿等作用。
[用途]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尿频,或白带过多,腰膝酸软,腰痛;肝肾不足,目昏目暗,视力减退。
[用法]一日10~15g。煎汤,浸酒,煎膏滋,入菜肴,煮粥等。
[附方]
1,沙苑杜仲酒:沙苑子30g,韭子10g,杜仲15g,白酒500g。浸酒。每次饮一小杯。
本方以沙苑子补肾固精,韭子补肾固精、壮阳,以杜仲补肾强腰。用于肾虚阳痿,腰痛,小便余沥不尽。
2,沙苑菟丝茶:沙苑子、菟丝子各15g。沸水浸泡饮。
本方以沙苑子、菟丝子补肝肾,明目。用于肝肾不足,视物昏花。
药方选录
1.沙苑子25克,枸杞子、补骨脂、杜仲各15克,菟丝子25克。水煎服,每日1剂,能治遗精。或用沙苑子300克,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各150克,鹿茸30克,用米酒浸,然后慢火焙干,研成细末,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对肾虚阳痿、早泄,多收良效。
2.沙苑子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或用沙苑子110克,捣碎,沸水冲泡,代茶饮。或用沙苑子9克,杜仲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肾虚腰痛、腿软虚损者有良效。
3.沙苑子、补骨脂、覆盆子各9克,生山药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沙苑子15克,熟地10克,团鱼1个(750克),蒸服。可治遗尿。
4.目暗不明 沙苑子、枸杞子、熟地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以治久病体虚,视力减退。或用沙苑子、芜蔚子、青箱子各60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每日2次,治目昏不明。
【宜忌】相火炽盛,阳强易举者忌服。
《本经逢原》:肾与膀胱偏于热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