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 [切换]
今天是 : 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
您当前的位置:宁德便民网 >> 健康生活 >> 治疗药方
黄芪主治功效;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
发布时间:2013-3-18 20:07:16 | 点击量: 5107 已经发布天数:4521

别称: 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
取材;膜荚黄芪的根,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
     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在中医五行理论中,春季对应的是肝脏,因此,调养肝气对于春季的养生至关重要。黄芪作为补气佳品,在春季生发的季节能够起到一定的补气作用。


主要功用
① 倪朱谟:“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随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证,脓血内溃,阳气虚而不敛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本草汇言》)
② 张景岳:“(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日血脱益气。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举之。”(《本草正》)
③ 贾所学:“黄芪,性温能升阳,味甘淡,用蜜炒又能温中,主健脾,故内伤气虚,少用以佐人参,使补中益气,治脾虚泄泻,疟痢日久,吐衄肠血,诸久失血后,及痘疹惨白。主补肺,故表疏卫虚,多用以君人参,使敛汗固表,治自汗盗汗。诸毒溃后,收口生肌,及痘疮贯脓,痈疽久不愈者,从骨托毒而出,必须盐炒。痘科虚不发者,在表助气为先,又宜生用。”(《药品化义》)
④ 张石顽:“(黄耆),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本经》首言痈疽久败,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皆用生者,以疏卫气之热。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其治气虚盗汗自汗,及皮肤痛,是肌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不足,及婴儿易感风邪,发热自汗诸病,皆用炙者,以实卫气之虚,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即《本经》补虚之谓。如痘疹用保元汤治脾肺虚热,当归补血汤治血虚发热,皆为圣药。”(《本经逢原》)
⑤ 张秉成:“(黄芪)之补,善达表益卫,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自然生津生血,故为外科家圣药,以营卫气血太和,自无瘀滞耳。”(《本草便读》)
⑥ 张山雷:“(黄耆)补益中土,温养睥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皮味浓质厚,力量皆在皮中,故能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凡饥饱劳役,脾阳下陷,气怯神疲者,及疟久脾虚,清气不升,寒热不止者,授以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无不捷效,正以黄芪为参、术之佐,而又得升、柴以升举之,则脾阳复辟,而中州之大气斡旋矣。”(《本草正义》)
黄芪功补三焦
① 李东垣:“黄耆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功,特比桂甘平,不辛热为异耳。但桂则通血脉,能破血而实卫气,耆则益气也。又黄芪与人参、甘草三味,为除燥热、肌热之圣药。脾胃一虚,肺气先绝,必用黄芪温分肉、益皮毛、实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气而补三焦。”(引自《本草纲目》)
② 王好古:“(黄芪),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药也。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汤液本草》)
③ 邹澍:“(黄芪),直人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则《本经》所谓补虚,《别录》肺胃补丈夫虚损;五劳赢瘦,益气也;能中行营气,则《本经》所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名医别录》所谓逐五脏问恶血也;能下行卫气,则《本经》所谓五痔鼠瘘,《名医别录》所谓妇人子脏风邪气,腹痛泄利也。”“黄芪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本经疏证》)
黄芪主大风
“黄耆,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神农本草经》上经
   药用配伍
补中益气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固表敛汗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利水消肿
1.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黄芪汤
2.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托疮排脓
1.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2.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稀,常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此外,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风湿病、多发性神经炎、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 
   经典药方
1、证治验方,小便不通。
绵黄耆10克,水二盏,煎一盏,温服,小儿减半。《总微论》。
2、酒疸黄疾心下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黑黄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
黄耆100克,木兰50克,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3、气虚白浊。
黄芪盐炒25克,茯苓50克,为末。每服5克,白汤下。《经验良方》。
4、治渴补虚男子妇人诸虚不足,烦悸焦渴,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后发疮疖,或先痈疽而后发渴,并宜常服此药,平补气血,安和脏腑,终身可免痈疽之疾。
用绵黄耆箭杆者去芦300克,一半生焙,一半以盐水润湿,饭上蒸三次,焙锉,粉甘草50克,一半生用,一半炙黄为末。每服10克,白汤点服,早晨、日午各一服,亦可煎服,名黄芪六一汤。《外科精要》。
5、老人便秘。
用绵黄耆、陈皮去白各半两,为末。每服三钱,用****子一合,研烂,以水滤浆,煎至乳起,入白蜜一匙,再煎沸,调药空心服,甚者不过二服。
此药不冷不热,常服无秘塞之患,其效如神。《和剂局方》。
6、肠风泻血。
用黄耆、黄连等分,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孙用和《秘宝方》。
7、尿血沙淋痛不可忍。
用黄耆、人参等分,为末。以大萝卜一个,切一指厚大,四五片,蜜二两,淹炙令尽,不令焦,点末食无时,以盐汤下。《永类方》。
8、吐血不止。
用黄耆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下。《圣济总录》。
9、咳嗽脓血咽干,乃虚中有热,不可服凉药。
以好黄耆四两,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点汤服。《席延赏方》。
10、肺痈得吐。
用黄耆二两,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温服,日三四服。《圣惠方》。
11、甲疽疮脓生足趾甲边,赤肉突出,时常举发者。
黄耆二两,“草闾”茹一两,醋浸一宿,以猪脂五合,微火上煎取二合,绞去滓,以封疮口上,日三度,其肉自消。《外台秘要》。
12、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
用黄耆、川芎合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煎半升,分服。《妇人良方》。
13、阴汗湿痒。
用绵黄耆,酒炒为末,以熟猪心点吃妙。《赵真人济急方》。
14、痈疽内固。
用黄耆、人参各一两,为末,入真龙脑一钱,用生藕汁和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日三服。《本事方》。
   配伍禁忌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龟甲。”
2. 徐之才《药对》:“恶龟甲、白鲜皮。”
3.《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畏防风。”
4.《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5.《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 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
6.《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
7.《本草汇纂》:“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8.用法与用量10~30克。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
联系地址:  
作者: 来源: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上一篇:太子参主治功效;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
下一篇: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发表留言
留言内容:
联系方式:
验证码:  点击刷新
     
 


相关阅读 更多
牙齿动摇怎么治疗,牙齿浮肿怎么办
牙痛如何治疗,快速解决牙疼问题
固真丹主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
安神丸主治客忤;惊啼,客热,镇心安神
琥珀抱龙丸主治 镇静安神,清热化痰。
礞石主治治顽痰癖积,宿食症瘕,癫狂惊
麦门冬汤主治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
华盖散主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
金沸草主治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
清气化痰丸主治化痰清肺。治热痰内结,
分类信息
(查看更多分类)
出租 合租 求租 厂房 写字
出售
司机 网络 销售 市场 售后
美工 会计 管理 法律 教育
收藏 文体 废品 车票 家具
家电 办公 数码 其他
家政 装饰 维修 交友 美容
婚礼 医疗 送水 搬家 其它
小车 摩托 电动 拼车 租车
货车 货车
联系我们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公告列表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募 | 免费声明 | 留言反馈 | 管理登录 | |

版权所有  便捷服务网  Copyright  2011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100208号

友情提醒:便捷服务网是第三方服务平台,不参与双方任何交易活动!

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0591-86890709 邮箱:541764960@qq.com

闽ICP备11002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