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根主治功效;驱虫,疗癣。用于蛔蛲虫病, |
发布时间:2013-3-12 23:25:54 | 点击量: 4525 |
已经发布天数:4527 |
别名:楝木皮、楝树枝皮、苦楝树白皮、东行楝根白皮、楝皮、楝根皮、楝根木皮、苦楝树皮、苦楝根皮。 取材;苦楝根皮的基源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树皮及根皮。 【性味】 苦,寒;有毒。 【归经】 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 驱虫,疗癣。用于蛔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用法用量】 4.5~9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注意】 肝炎、肾炎患者慎服。
文化底蕴 微寒。疗蛔虫,利大肠。 《日华子本草》:苦,微毒。治游风热毒,风疹,热疮疥癞,小儿壮热,并煎汤浸洗。 《景岳全书》:苦楝根味大苦。杀诸虫,尤善逐蛔。利大肠,治游风热毒恶疮。苦酒和涂疥癞甚良。 《尔雅翼》:“楝叶可以练物,故谓之楝,其子如小 铃,熟则黄色如金铃,象形也。”本种果实、根及木皮、花、叶均入药。 《福建药物志》:“苦楝根皮驱虫有效,但有一定的毒性,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等情况,慎重投药。” 常用配方 治小儿蛔虫:一樟木,削上苍皮,以水煎取汁饮之,量大小多少。此为有小毒。(《千金方》)二樟根白皮,去粗,二斤,切。水一斗,煮取三升,砂锅(熬)成膏,五更初温酒服一匙,以虫下为度。(《简便单 苦楝皮 方》) 治小儿虫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100克,白芜荑25克。为末,每服10克,水-小盏,煎取半盏,放冷,待发时服,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抵圣散) 杀蛲虫:楝根皮10克,苦参10克,蛇床子5克,皂角2.5克。共为末,以蜜炼成丸,如枣大,纳入肛门或阴道内。(《药物图考》楝皮杀虫丸) 治钩虫病:苦楝皮(去粗皮)十斤,加水五十斤,熬成十斤;另用石榴皮八两,加水五斤,熬成二斤,两种药水混合搅匀,成人每次服50克。(《湖南药物志》) 治瘾疹:楝皮浓煎浴。(《斗门方》) 治疥疮风虫: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分。为末,猪脂调涂。(《奇效良方》) 治顽固性湿癣:楝根皮,洗净晒干烧灰,调茶抽涂抹患处,隔日洗去再涂,如此三、四次。(《福建中医药》) 治瘘疮:楝树白皮、鼠肉、当归各100克,薤白150克,生地黄250克,腊月猪脂三升。煎膏成,敷之孔上,令生肉。(《刘涓子鬼遗方》坐肉膏) 治小儿秃疮及诸恶疮,蠷螋疮:楝树枝皮烧灰,和猪膏敷之。(《千金方》) 治虫牙痛:苦楝树皮煎汤漱口。(《湖南药物志》) 治蛇咬伤:苦楝树二层皮、韭菜各200克,加米酒250克、醋200克,炖热放凉后用。伤口先行扩创,用药酒自上而下外擦,药渣外敷,内服少许药酒。(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治伤寒慝蚀下部 腹中疞痛:东引苦楝根白皮50克(锉) 狼牙50克 白矾灰50克 猪胆三枚(取汁用酒三合相和重汤煮如膏).上件药 捣罗为末 用猪胆膏和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食前 以桃枝汤下二十丸.(《圣惠方》楝根皮丸) 治痢疾:苦楝树皮12克 骨碎补9克 荆芥6克 青木香6克 梴木花9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浸淫疮:苦楝根 晒干 烧存性 为末.猪脂调敷.湿则干掺.先用苦参、大腹皮煎汤洗[4].(《外科集验方》苦楝散)
| |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
|
|
联 系 人: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
联系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