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主治功效;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 |
发布时间:2013-3-11 20:50:01 | 点击量: 2772 |
已经发布天数:4528 |
别名:三叶半夏;半月莲;三步跳;地八豆;药狗丹(河北);守田;水玉;羊眼; 取材:药用部位为块茎。于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因其毒性较大,多炮制后使用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 (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 (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功用主治 该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如玉壶丸。 该品善燥湿降逆止呕,又性温兼散寒,主治胃寒及痰饮呕吐,如小半夏汤。若治疗其他原因所致的呕恶,当据情配伍它药。 该品又善治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痰湿中阻之胸脘痞闷,气郁痰结咽中如有物阻之梅核气,如半夏厚朴汤。若痰热互结之心下痞,如小陷胸汤。还可治痰湿凝滞经络或肌肉所致的瘿瘤痰核及痈疽肿毒,未化脓者,可单用生品为末,醋调外敷。 此外,取该品和胃之功,治疗胃不和卧不安,与秫米合用,如半夏秫米汤;取该品行湿润燥之功,治疗老人火衰便秘,与硫黄合用,如半硫丸 临床应用 1. 用于痰多咳嗽:半夏的地下部分制成半夏露糖浆,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治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 2. 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痰湿内阻、胸脘痞闷者,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 3. 用于瘿瘤瘰疬、疮疡肿痛、梅核气等:治瘿瘤瘰疬痰核,与海藻、昆布、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 4. 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文献摘录 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 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 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 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 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 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默。 【宜忌】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②《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柴胡为之使。 ③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④《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 |
如果你想自己发布消息,那么请你立即登录或者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
会员登录 | 信息管理 |
|
|
联 系 人: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
联系地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