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长股、田鸡、青鸡、坐鱼、蛤鱼。「气味」甘、寒、无毒。
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惊蟆。「气味」辛、寒、有毒。
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促秋、秋施、菊促、苦龙、何皮、癞蛤蟆。「气味」蟾酥:甘、辛、温、有毒。
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虻虫「气味」苦、微寒、有毒。
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气味」咸、寒、有毒。
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地鳖、土鳖、过街。「气味」咸、寒、有毒。
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气味」酸、温、无毒。
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白鱼、壁鱼、蠹鱼。「气味」咸、温、无毒。
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夜光、熠、景天、救火,据火、挟火。「气味」辛、微温、无毒。
2016年10月6日 -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释名」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气味」咸、寒、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