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释名」瓠瓜、匏瓜。「气味」(壶瓠)甘、平、滑、无毒。
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释名」落苏、昆化瓜、草鳖甲。「气味」(茄子)甘、微寒、无毒。
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释名」竹萌、竹芽、竹胎、竹子。「气味」甘、微寒、无毒。
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释名」藩、强瞿、蒜脑薯。「气味」(根)甘、平、无毒。
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气味」甘、平、无毒。
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释名」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气味」(根)甘、温、平、无毒。
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释名」土芝、蹲。「气味」(芋子)辛、平、滑、有小毒。(叶、茎)辛、冷、滑、无毒。
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释名」莱、红心灰蓼、鹤顶草、胭指菜。「气味」(叶)甘、平、微毒。
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释名」鹿豆、劳豆、野绿豆。「气味」苦、平、无毒。
2016年10月8日 - 文章来源于《本草纲目》【主治】破血,止血生肌。捣汁服之,疗五种黄病,以瘥为度(藏器)。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令人轻健,长食不厌,甚益人(孟诜)。止热疟,活血平胃(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