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
「气味」(木皮)甘、平、无毒。
「主治」
1、肺痈。取合欢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二次服。
2、跌打损伤。用合欢皮,把粗皮去掉,炒成黑色,取四两,与芥菜子(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服,温酒送下,另以药末敷伤处,能助接骨。
3、小儿撮口风。有合欢花枝煮成浓汁,揩洗口腔。
4、中风挛缩。用合欢枝、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各五两,生锉;另取糯米五升、黑豆五升、羌活二两,防风五钱、细曲七升半。先以水五斗煎五枝,取汗二斗五升浸米、豆蒸熟,加曲与防风、羌活,照常法酿。封二十日后,压汁饮服,每饮五合,常有酒气即可,不宜过醉致吐。
合欢花
药材名称合欢花
拼音Hé Huān Huā
别名夜合花(《本草衍义》),乌绒(《雷公炮制药性解》)。
出处《本草衍义》
来源为豆科植物合欢的花或花蕾。6月花初开时采的花,商品称合欢花,花未开时采的花蕾,商品称合欢米,除去枝叶,晒干。
原形态形态详"合欢皮"条
生境分部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苏、四川等地。
性状①合欢花:干燥花序呈团块状,有如棉絮。小花长约0.8~1厘米,弯曲,淡黄褐色或绿黄色;花冠筒状,先端5裂,外面有长柔毛;花萼细筒状,绿黄色;雄蕊多数,花丝细长,伸出花冠外,交织紊乱,易断。微香。
②合欢米:干燥花蕾,青绿色,不分瓣。
性味甘,平。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②江西《中草药学》:"甘,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脾等经。"
功能主治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
①《本草便读》:"能养血。"
②《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
③《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
④江西《中草药学》:"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有时还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疼痛。"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心肾不交失眠: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煎服。
②治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
③治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打搕损疼痛:夜合花末,酒调服二钱匕。(《子母秘录》)
⑤治腰脚疼痛久不差:夜合花四两,牛膝一两(去苗),红蓝花一两,石盐一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麸炒微黄),桂心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圣惠方》夜合花丸)
备注四川地区尚用同属植物山合欢的花和花蕾。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名称合欢皮
拼音Hé Huān Pí
别名合昏皮(《千金方》),夜合皮(《独行方》),合欢木皮(《纲目》)。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夏、秋间采;剥下树皮,晒干。
原形态合欢(《本经》),又名:青堂(崔豹《古今注》),黄昏(《千金方》),合昏(《唐本草》),夜合(《本草图经》),萌葛、乌赖树(《百一选方》),宜男(《群芳谱》),马缨(《畿辅通志》),绒树(《植物名实图考》),乌树(《本草便读》),茸花枝(《分类草药性》),夜合槐、绒花树、乌绒树、夜关门。
落叶乔木,高达10米以上。树干灰黑色;小枝无毛,有棱角。2回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3~5厘米;叶长9~23厘米,羽片5~15对;小叶11~30对,无柄;小叶片镰状长方形,长5~12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截形,不对称,全缘,有缘毛,下面中脉具短柔毛,小叶夜间闭合;托叶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生于枝端,总花梗被柔毛;花淡红色;花萼筒状,长约2毫米,先端5齿裂,外被柔毛;花冠漏斗状,长约6毫米,外被柔毛,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雄蕊多数,基部结合,花丝细长,上部淡红色,长约为花冠管的3倍以上;子房上位,花柱几与花丝等长,柱头圆柱状。荚果扁平,长8~15厘米,宽1~2.5厘米,黄褐色,嫩时有柔毛,后渐脱落,通常不开裂。种子椭圆形而扁,褐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路旁,常栽培于庭园。分布华南。西南、华东、东北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
性状干燥的树皮,呈筒状或半筒状,长达30厘米以上,厚1~2毫米.外表面粗糙,灰绿色或灰褐色,散布横细裂纹,稍有纵皱纹,皮孔圆形或长圆形,带棕红色。内表面淡棕色或淡黄色,有细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淡黄色,纤维状。气微香,味淡。以皮薄均匀、嫩而光润者为佳。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产。
化学成分树皮含皂甙、鞣质等。种子含合欢氨酸和S-(2-羧乙基)-L-半胱氨酸等氨基酸。5月中采集的新鲜叶含维生素C189毫克%。
同属植物楹树的皮含三萜皂甙,称做合欢催产素。
药理作用本品不详。同属植物楹树中含有收缩子宫之成分,名合欢催产素。含此成分之同属植物A.gurnmmifera在东非用于引产或流产。在离体试验中,合欢催产素对豚鼠或人的子宫处于安静时,可引起收缩;而在子宫有自发活动时,则可增进其收缩力或频率。对豚鼠离体小肠,则即使高浓度也不引起收缩。合欢催产素对麻醉动物(豚鼠、兔、猫及猴)静脉注射0.1~8毫克/公斤,皆可引起血压的短暂下降,在位子宫活动之增强,妊娠子宫尤为敏感,阿托品及抗组织胺药不能阻断此种作用(猴除外)。对不麻醉的各种动物,在妊娠的各个期间,给予合欢催产素皆可于12小时内引起流产,大量对动物是有毒的,致死量通常并不立即引起死亡,而是在12小时,有时至7天以后引起死亡;死亡的原因尚未能肯定,观察到肾小管有坏死病变(兔),特别是小鼠及大鼠的肝脏有坏死及各种病变;心电图即使到死亡前也无显著而恒定的变化,口服时毒性较注射时小得多。
炮制清水浸泡洗净,捞出,闷润后先划成相等大的长条,再切块或切丝,干燥。
性味甘,平。
①《本经》:"甘,平。"
②《本草汇言》:"甘,温平。"
归经入心、肝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疬,筋骨折伤。
①《本经》:"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②《本草拾遗》:"杀虫。"
③《日华子本草》:"煎膏,消痈肿并续筋骨。"
④《纲目》:"和血,消肿,止痛。"
⑤《分类草药性》:"消瘰疬。"
⑥《动植物民间药》:"治咳嗽。"
⑦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气躁急、失眠及筋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咳有微热,烦满,胸心甲错,是为肺痈。黄昏(是合昏皮也)手掌大一片。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千金方》黄昏汤)
②治肺痈久不敛口:合欢皮、白蔹。二味同煎服。(《景岳全书》合欢饮)
③治打扑伤损筋骨:夜合树皮四两(炒干,末之),入麝香、乳香各一钱。每服三大钱,温酒调,不饥不饱时服。(《续本事方》)
④治打扑伤损骨折:夜合树(去粗皮,取白皮,锉碎,炒令黄微黑色)四两,芥菜子(炒)一两。上为细末,酒调,临夜服;粗滓罨疮上,扎缚之。此药专按骨。(《百一选方》)
⑤治蜘蛛咬疮:合欢皮,捣为末,和铛下墨,生油调涂。(《本草拾遗》)
备注四川地区尚用同属植物山合欢的树皮作合欢皮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