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白英主治风疹、丹毒、瘴疟目赤头眩(风热上攻,眼花面肿)
发布时间: 2016-10-3   点击数: 1934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根、苗)甘、寒、无毒。


「释名」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

1、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2、目赤头眩(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醒时温水送下。


【药材名称】白英

【拼音】Bái Yīnɡ

【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

【来源】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du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Sieb. et Zucc., S. Dulcamara L. var. pubescens Blume, S.Dulcamara L. var. chinense Duna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归经】入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1)用治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本品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等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