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鬼目。
「气味」(花、根)酸、微寒、无毒。(茎、叶)苦、平、无毒。
「主治」
1、妇女血崩。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后服四物汤。
2、粪后下血。用凌霄花浸酒,随时饮服。
3、消渴。用凌霄花一两,捣碎,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下。
4、通身风痒。用凌霄花为末,服一钱,酒送下。
5、大风疠疾。用凌霄五钱,地龙(焙)、僵蚕(炒)、全蝎(炒)各七个,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以出臭汗为效。
6、悲羊疮(满脸满头,温烂成疮,延及两耳,痒而出水)。用凌霄花及叶煎汤,每日搽洗。
7、月经不行。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中药大辞典》:紫葳根
【药材名称】紫葳根
【拼音】Zǐ Wēi Gēn
【别名】凌霄花根(《圣济总录》)。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
【性状】干燥根为长圆柱形,外表土黄色或土红色,有纵皱纹,并有稀疏支根与支根的断痕。断面纤维性,有丝状物,外围为棕色,中心为淡黄色。
【性味】《纲目》:"甘酸,寒。"
【功能主治】凉血,祛风,行瘀。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腰脚不遂,痛风。
①《日华子本草》:"治热风身痒,游风,风疹,瘀血,带下。"
②《植物名实图考》:"能行血。"
③《杭州药植志》:妇科通经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入丸、散或浸酒。
【注意】《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复方】①治风腰脚不随:紫葳根(炙,锉),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温酒调下。(《圣济总录》紫葳散)
②治大肠虚冷风秘:凌霄花根(去皮,洗,焙)三两,乌药(锉)、人参各半两,皂荚子五十枚。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温水下,一日二服。(《圣济总录》凌霄花根丸)
③治痛风:凌霄花根二、三钱。浸酒或酒煎服。(《岭南采药录》
④治风湿关节痛,半身不遂:㈠凌霄根三至五钱。煎汤,加红塘、黄酒适量,分二次于早、晚饭前内服。㈡凌霄根、抱石莲、络石藤、白毛藤各二钱。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新鲜紫葳根5斤,加水10000毫升煎至5000毫升,再蒸馏出2000~2500毫升,加入0.9%的生理盐水使成等渗掖,高压消毒备用。肌肉注射,每日1~2次,每次5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20例,近期治愈12例,显着好转6例,无效2例。一般注射1~4次即见疼痛减轻,红肿消退,步行方便,体温下降。对腰痛或因感冒引起的四肢疼痛亦有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