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气味」(花)辛、温、有大毒。
「释名」黄踯躅、黄杜鹃、羊不食草、闹羊花、惊羊花,老虎花、玉枝。
「气味」(花)辛、温、有大毒。
「主治」
1、风痰注痛。用羊踯躅花、天南星,一起生捣作饼,蒸四、五遍,以衡布袋收存。用时取焙为末,加蒸饼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温酒送下。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饭后服。
2、风湿痹痛(手足身体收摄不遂,肢节疼痛,言语蹇涩)。用凌晨踯躅花,酒拦后蒸过,晒干,研为末。每服五分,以牛乳一合、酒二合调服。
羊踯躅
羊踯躅,味辛,气温,有大毒。入脾经。
主风湿藏肌肉之里,识识痹麻。治贼风在于皮肤之中,淫淫掣痛。鬼 蛊毒瘟疮恶毒,并能祛之。此物必须外邪难外越者,始可偶尔一用以出奇,断不可频用以眩异也。近人将此物炒黄为丸,以治折伤,亦建奇功。然只可用至三分,重伤者,断不可越出一钱之外耳。
或问羊踯躅乃迷心之药,何以子取之而治病?嗟乎!无病之人,服羊踯躅则迷心;有病之人,服羊踯躅则去疾。此反用以出奇,胜于正用之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