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气味」(蓼蓝实)苦、寒、无毒。(蓼蓝叶汁)苦、甘、寒、无毒。(吴蓝)苦、甘、冷、无毒。
「气味」(蓼蓝实)苦、寒、无毒。(蓼蓝叶汁)苦、甘、寒、无毒。(吴蓝)苦、甘、冷、无毒。
「主治」
1、小儿赤痢。捣蓝汁二升,分四次服。
2、惊痫发热。用干蓝、凝水石,等分为末,加水调匀敷头上。
3、咳嗽气冲(喉里呼吸有声,唾很粘)。用蓝叶泡水,捣烂取汁一升,空心服下。过一会,用杏仁研成汁煮米粥。一、二日后再照上法服药、吃粥,待痰吐尽,病即愈。
4、腹中鳖瘕,用蓝叶一升捣烂,加水三升绞汁。每服一升,一天服二次。
5、服药过量,中毒烦闷。用蓝叶捣汁服。
6、唇边生疮,年久不愈。用蓝叶一斤捣汁洗数次,有效。
7、天泡热疮。用蓝叶捣敷。
8、疮疹疼痛。用板蓝根一两、甘草一分,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取雄鸡冠血三、两点,同温酒少许调下。
名称:蓼蓝
类别:清热药
拼音:liǎo lán
拉丁:Polygonum tinctorium
别名:蓝
药用部位:
药材性状: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须根细,多数。茎圆柱形,具显明的节,单叶互生;叶柄长5~10毫米;基部有鞘状膜质托叶,边缘有毛;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8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钝,基部下延,全缘,干后两面均蓝绿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4~8厘米;苞片有纤毛;花小,红色,花被5裂,裂片卵圆形;雄蕊6~8,着生于花被基部,药黄色,卵圆形;雌蕊1,花柱不伸出,柱头3歧。瘦果,具3棱,褐色,有光泽。花期7月。果期8~9月。
栽培要点:
产地:我国南北各区有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
采收加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解毒、解热与杀菌
用法用量: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