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蜀葵主治小便淋痛,小便尿血,肠胃生痈,二便不通,妇女带下
发布时间: 2016-10-2   点击数: 1344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戎葵、吴葵。 「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


「释名」戎葵、吴葵。

「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子)甘、冷、无毒。

「主治」

1、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2、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4、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5、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6、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红花,治白带用白花。

7、酒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痈肿不穿头。用蜀葵子为末,水调敷患处,即穿。


蜀葵

【药材名称】蜀葵

【拼音】Shǔ Kuí

【别名】棋盘花、麻杆花、一丈红、蜀季花、斗篷花、饽饽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

【来源】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Cavan.,以根、叶、花、种子入药。春秋采根,晒干切片;夏季采花,阴干;花前采叶;秋季采种子,晒干。

【性味】甘,凉。

【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

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

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

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

【用法用量】根:3~6钱;子、花均为1~2钱;外用适量,鲜花、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