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红蓝花主治风疾兼腹内血气痛,产后血晕、耳出水
发布时间: 2016-10-1   点击数: 1278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花)辛、温、无毒。


「释名」亦名红花、黄蓝。

「气味」(花)辛、温、无毒。

「主治」

1、风疾兼腹内血气痛。用红花一两,分为四份。先取一份以酒一升,煎成一杯半,一次服下。不止,再服。

2、一切肿疾。用红花熟捣取汁服。

3、喉痹壅塞。用红花捣烂,取汁一小升服下,病愈为止。冬月无花,可用干花浸湿压汁煎服。

4、胎死腹中,或胎衣不下。用红花煮酒服。

5、产后血晕。用红花一两研细,分作二服,每服以酒二碗煎成一碗送下。

6、耳出水。用红花三钱半、枯矾五钱,共研为末,先用棉花把耳擦净,然后把药末吹入耳内。无花则用枝叶为末亦可。有的处方只用红花一味,不用枯矾。


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而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下作球汇多刺,花蕊出球上,圃人承露采之,采已夏出,至尽而罢。球中结实,白颗如小豆大。其花曝干,以染真红及作燕脂,主产后病为胜。其实亦同叶,颇似蓝,故有蓝名,又名黄蓝。《博物志》云∶张骞所得也。张仲景治六十二种风,兼腹内血气刺痛,用红花一大两,分为四分,以酒一大升煎强半,顿服之,不止再服。又一方用红蓝子一升,捣碎,以无灰酒一大升八合,拌了,曝令干,重捣筛,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下四十丸。

《正元广利方》治女子中风,血热烦渴者,以红蓝子五大合,微熬,捣碎,旦日取半大匙,以水一升,煎取七合,去滓,细细咽之。又崔元亮《海上方》治喉痹壅塞不通者,取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极验。

但咽喉塞服之,皆瘥。亦疗妇人产运绝者。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