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苍术主治面黄食少,腹中虚冷,久痢,风牙肿痛
发布时间: 2016-10-1   点击数: 2275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亦名赤术、山精、仙术、山蓟。 「气味」苦、温、无毒。


「释名」亦名赤术、山精、仙术、山蓟。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

1、面黄食少。用苍术一斤、熟地黄半斤、干姜(炮)五钱至一两(夏天五钱,冬天一两),共研细,加糊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2、喜吃生米(不思熟食,爱嚼生米,憔悴萎黄,终于不起)。用苍术在淘米水中浸一夜,取出焙干,锉碎成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前服,一天服三次,米汤送下。半月左右可愈。

3、腹中虚冷,不能饮食,食亦不化。用苍术二斤、曲一斤,共炒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如怕冷,加干姜三两;腹痛,加当归三两;衰弱,加甘草二两。

4、脾湿水泻(困弱无力,水谷不化,腹痛甚剧)。用苍术二两、白芍药一两、黄芩半两、淡桂二钱,混合后,每取一两煎服。如脉弦,头微痛,则减去芍药,加防水二两。

5、暑天暴泻。用神曲(炒)、苍术(淘米水中浸一夜,焙干),等为分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曲术丸”。

6、久痢。用苍术二两、川椒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温水送下。此方称“椒术丸”。恶痢久者,加桂。

7、脾湿下血。用苍术二两、地榆一两、分作两份,每份以水二碗,煎成一碗,食前湿服。

8、青盲、雀目。用苍术四两,淘米水浸一夜,切片焙干,研细,每服三钱。另将药末包在猪肝中,扎好,和粟米同煮熟,用以熏眼。临眼前,食肝饮汁。又方:用苍术二两,淘米水浸过,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钱。另以羊肝一斤,切破,放入药末,扎好,以淘米水煮熟,冷定吃下。

9、两目昏涩。用苍术半斤,淘米水浸七天,去皮切片,焙干,加木贼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或酒送下。

10、风牙肿痛。把盐水浸过的苍术烧存性,研档擦牙。

11、脐虫怪病(腹硬如铁,脐中流水,如虫爬行,痒不可忍)。用苍术煎成浓汤洗浴。另以苍术末加麝香少许,水调匀服下。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茎。

性 味

味辛、苦,性温。

归 经

归脾、胃、肝经。

功 效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主 治

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相关配伍

1、用于治疗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泄泻或外溢的水肿者: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利水渗湿药同用。(《证治准绳》)

2、用于祛湿,治痹证湿胜:可与薏苡仁、独活等祛风湿药同用。(《类证治载》)

3、用于治风寒表证挟湿:常于羌活、白芷、防风等同用。(《和剂局方》)

用法用量

煎服,3~9g。

禁 忌

《本草纲目》: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

炮制方法

1、苍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麸炒苍术:取苍术片,照麸炒法炒至表面深黄色。

生理特性

1、茅苍术: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l0,直径1~50px。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2、北苍术: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长4~225px,直径1~100px。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质较疏松,断面散有黄棕色油室。香气较淡,味辛、苦。

产 地

主产于江苏、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大风痹,筋骨软弱,散风除湿解郁。汁酿酒,治一切风湿筋骨痛。 

2、《本草从新》:燥胃强脾。发汗除湿。能升发胃中阳气。止吐泻。逐痰水。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