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白果主治小儿腹泻,头面癣疮,小便白浊,赤白带下,牙齿虫露
发布时间: 2017-2-12   点击数: 1740   发布者:
别名:鸭脚子、灵眼、佛指甲、佛指柑。 取材: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甘;苦;涩;性平;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 功能: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主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尿频;无名肿毒; 皶鼻;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切片涂。

别名:鸭脚子、灵眼、佛指甲、佛指柑。
取材: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甘;苦;涩;性平;小毒。
归经:肺经;肾经。
功能: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主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尿频;无名肿毒; 皶鼻;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切片涂。


 

文献论述
1、《纲目》:银杏,宋初始著名,而修本草者不收,近时方药亦时用之。其气薄味厚,性涩而收,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又能杀虫消毒。然食多则收令太过,令人气壅胪胀昏顿。故《物类相感志》言银杏能醉人,而《三元延寿书》言昔有饥者,同以白果代饭食饱,次日皆死也。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捣)涂鼻面手足,去疹泡,皴皱及疥癣疳、阴虱。
2.《三元延寿书》:生食解酒。
3.《滇南本草》:大疮不出头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与核桃捣烂为膏服之,治噎食反胃,白浊、冷淋;捣烂敷太阳穴,止头风眼疼,又敷无名肿毒。
4.《品汇精要》:煨熟食之,止小便频数。
5.《医学入门》:清肺胃浊气,化痰定喘,止咳。
6.《本草再新》: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拔毒,消疮疥疽瘤。
7.《本草便读》:上敛肺金除咳逆,下行湿浊化痰涎。
8.《现代实用中药》:核仁治喘息,头晕,耳鸣,慢性淋浊及妇人带下。果肉捣碎作贴布剂,有发泡作用;菜油浸一年以上,用于肺结核。
9.《山东中药》:治遗精,遗尿。
   药方
1、治鼩喘:白果21枚(去壳砸碎,炒黄色),麻黄三钱,苏子二钱,甘草一钱,款冬花三钱,杏仁一钱五分(去皮尖),桑皮三钱(蜜炙),黄芩一钱五分(微炒),法制半夏三钱(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上用水三钟,煎二钟,作二服,每服一钟,不拘时。(《摄生众妙方》定喘汤)
2、治梦遗: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湖南药物志》)
3、治慢性淋浊、妇女带下及晕眩:白果仁(炒熟去壳)、淮山药等分,焙燥研细粉,混和。每日40g,分三四回,米汤或温开水调服。(《现代实用中药》)
4、治小儿腹泻:白果二个,鸡蛋一个。将白果去皮研末,鸡蛋打破一孔,装入白果末,烧熟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5、治诸般肠风脏毒:生银杏四十九个。去壳膜,烂研,入百药煎末,丸如弹子大。每服三丸,空心细嚼米饮下。(《证治要诀》)
6、治牙齿虫露:生银杏,每食后嚼一个,良。(《永类钤方》)
7、治鼻面酒皶:银杏、酒酻糟。同嚼烂,夜涂旦洗。(《医林集要》)
8、治头面癣疮:生白果仁切断,频擦取效。(《秘传经验方》)
9、治下部疳疮:生白果,杵,涂之。(《济急仙方》)
10、治乳痈溃烂:银杏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之,以四两研敷之。(《救急易方》)
11、治小便白浊:生白果仁十枚,擂水饮,日一服 取效止。(出自《濒湖集简方》)
12、治赤白带下、下元虚惫: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 胡椒一钱半.为末 用乌骨鸡一只 去肠盛药 瓦器煮烂 空心食之。(出自《濒湖集简方》)
13、治梦遗:银杏3粒.酒煮食 连服4~5日。(《湖南药物志》)
14、治小便频数、遗尿:陈白果5粒 蜗牛3个(焙干),研末冲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用药禁忌
1.有实邪者忌服。
2.生食或炒食过量可致中毒,小儿误服中毒尤为常见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