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自然铜主治、心气痛,项下气瘿,暑湿瘫痪,骨折
发布时间: 2016-10-10   点击数: 1512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亦或石髓铅。 「气味」辛、平、无毒。


「释名」亦或石髓铅。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1、心气痛。用自然铜,先经火煅(即烧红),然后醋淬(即蘸醋酒上去,令红消热退),淬后又煅,反复九次,最后研为细末。每次取一小提撮,调醋服。

2、项下气瘿(项下皮肤,伸张成囊,囊内不是水,而是气)。用自然铜丢在水缸里,每天饮食,都用此水。日久,气瘿自消。或把自然铜烧成烟气,张口吸入亦可。

3、暑湿瘫痪。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加炮过的川乌头,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共浸酒里。浸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酒送下。吃到四肢麻木,是瘫痪快好的表现,可以停止服药。

4、骨折。用自然铜磨酒服或用铜屑和酒服,均有效,但骨接之后,不可常服。


古籍记载

1.《日华子本草》:排脓,消瘀血,续筋骨,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以酒磨服。

2.《开宝本草》: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

3.《玉楸药解》:破血消瘿,疗风湿瘫痪之属,收湿之力,与无名异同。

4.《本草衍义补遗》:自然铜,世以为接骨之药,然此等方尽多。大抵骨折在补气、补血、补胃,而铜非煅不可用,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挟热毒香药,虽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

5.《本草纲目》: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可尔。

6.《本草经疏》:自然铜乃入血行血,续筋接骨之药也。凡折伤则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滞之血,破积聚之气,则痛止而伤自和也。

方剂选用

1. 治疗心气刺痛: 自然铜火煅醋淬九次,研末,醋调一字服.(《卫生易简方》)

2. 治疗打扑伤: 自然铜(研极细,水飞过)、当归、没药各2.5克.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本草衍义》)

3. 治疗跌扑骨断: 自然铜(煅通红,醋淬七次,放湿土上,月余用)、乳香、没药、当归身、羌活等分.为散,每服10克,醇酒调,日再服.骨伤用骨碎补25克,酒浸捣绞取汁冲服.(《张氏医通》自然铜散)

4. 治疗项下气瘿: 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仁斋直指方》)

5. 治疗一切恶疮及火烧汤烫: 自然铜、密陀僧各50克(并煅研),甘草、黄檗各100克(并为末).上四味,一处研细,收密器中,水调涂或干敷.(《圣济总录》自然铜散)

配伍效用

自然铜配伍没药 二者皆有活血止痛之功.且自然铜能接骨续筋;没药能生肌消肿,相伍为用,有活血止痛、接骨续筋、生肌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外伤所致之骨折疼痛、淤血肿胀等.

注意事项

宜忌: 阴虚火旺,血虚无淤者忌服.

医家论药

“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但接骨之后,不可常服,即便理气活血可尔.”(《本草纲目》)

“自然铜乃入血行血,续筋接骨之药也.凡折伤则血淤而作痛,辛能散淤滞之血,破积聚之气,则痛止而伤自和也.”(《本草经疏》)

常用配方

1.治打扑伤:自然铜(研极细,水飞过)同当归、没药各半钱。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本草衍义》)

2.治跌扑骨折:自然铜(煅通红,醋淬七次,放湿土上月余用)、乳香、没药、当归身、羌活等分。为散,每服二钱,醇酒调,日再服。(《张氏医通》自然铜散)3.治心痛:自然铜火煅,醋内淬九次,为末。每疼,醋调一字下。(《卫生易简方》)

4.治头风疼痛至甚:黄柏半两(厚者),自然铜半两,细辛(去叶、土)一分,胡椒四十九粒。上件共为细末,每遇头痛、头风发时,先含水一口,后用药一字(口畜)鼻中,左疼左(口畜),右疼右(口畜),(口畜)罢吐去水,口咬箸头,沥涎出为度。(《杨氏家藏方》自然铜散)

5.治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直指方》)

6.治一切恶疮及火烧汤烫:自然铜、密陀僧各一两(并煅研),甘草、黄柏各二两(并为末)。上四味,一处研细,收密器中,水调涂或干敷。(《圣济总录》自然铜散)

7.治杖疮:自然铜半两(醋淬七次),乳香、没药各三钱,茴香四钱,当归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温酒调下。(《证治准绳》乳香散)

8.治倒睫卷毛:木鳖子(去壳)一钱,自然铜五分(制)。上捣烂为条子,(口畜)鼻;又以石燕末入片脑少许,研,水调敷眼眩上。(《证治准绳》起睫膏)

9.治暑湿瘫痪,四肢不能动:自然铜(烧红,酒浸一夜)、川乌头(炮)、五灵脂、苍术(酒浸)各一两,当归二钱(酒浸)。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酒下,觉四肢麻木即止。(《纲目》引《陆氏积德堂方》)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