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搜索到桌面,搜索更便捷!
加入收藏 首页
马槟榔主治难产,断产(绝育)恶疮肿毒
发布时间: 2016-10-6   点击数: 1378   发布者:
文章来源《本草纲目》 「释名」马金囊、马金南、紫槟榔。「气味」(核仁)苦、甘、寒、无毒。


「释名」马金囊、马金南、紫槟榔。

「气味」(核仁)苦、甘、寒、无毒。

「主治」

1、难产。临时细嚼马槟榔核仁数枚,用井华水送服,不久即可分娩。

2、断产(绝育)。常嚼马槟榔二枚,水送服,久之子宫变冷,自不受孕。

3、恶疮肿毒。用马槟榔一枚,冷水送服,另用一、二枚嚼敷患处。来源《本草纲目》


《中药大辞典》:马槟榔

【药材名称】马槟榔

【拼音】Mǎ Bīnɡ Lɑnɡ

【别名】马金南(《记事珠》),马金囊(《云南志》),紫槟榔(《纲目》),水槟榔、太极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屈头鸡(《广西中药志》)。

【出处】《品汇精要》

【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水槟榔马槟榔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击破硬壳,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①水槟榔

藤状灌木,高达3米以上。老枝光滑,幼枝先端密被黄褐色毛。单叶互生;叶片矩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8~20厘米,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至黄褐色,两面均无毛,唯嫩叶常密被棕褐色毡样毛;叶柄有凹槽,刺状托叶2枚,质硬,下弯。花黄色,顶生或腋生,由多个伞形或伞房状花序组成硕大的圆锥花序;总花柄长1~4厘米,小花柄长1~2.5厘米,密被咖啡色短茸毛;萼片4,2轮,阔倒卵形,长1~2厘米,两面均被咖啡色短毛;花瓣4,长倒卵形,长1.3~1.7厘米,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数;子房卵形,子房柄长4厘米,花柱不明显。果实球形,径约4~8厘米,黄红色,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种子数枚,黄白色或猩红色。花期4月。果期11月。

生山谷密林中或山涧旁。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②马槟榔

攀援灌木。老枝褐色,幼枝密被褐色毛。单叶互生成对生;有短柄;叶片椭圆形,长7~12厘米,宽4~7厘米,先端钝尖,基部阔楔形,全缘,表面绿色光亮,背面灰绿色,有细毛,叶脉羽状,两面突起,叶片干后为褐色;托叶有时变为钩刺。花白色;花萼4,两轮排列;花瓣4,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子房柄粗,长达3厘米,木质。果实卵形或近球形,长达2厘米,外果皮皱缩,有不规则棱及粗短的棘状突起。种子黑褐色或灰褐色。花期3~6、月。果期8~12月。

生于山谷密林中。分布云南、广西、广东、贵州等地

【生境分部】主产广西、云南。广东亦产。

【性状】①水槟榔的干燥种子,呈肾形或圆形而扁,一端常呈鸟喙状,径1~1.8厘米。外表光滑或略粗糙,黄白色、红棕色或青灰色不等。种子中央有一半环状痕迹,一端与种脐相遇。种脐明显,种脊通常不明显。种皮坚脆,厚约1毫米,种皮内面灰白色至黄白色,有纵纹理,并有薄膜紧贴于种皮上。胚白色至微黄色,部分有紫晕。子叶弯生成卷旋状。味先略苦而后甜。

②马槟榔的干燥种子,与上种相似,唯种子外表灰褐色或黑褐色。均以新鲜。饱满、种仁黄白色者为佳。

【性味】甘,寒。

①《品汇精要》:"味苦甘,性寒,无毒。"

②《纲目》:"实:甘,寒,无毒。核仁:苦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渴。治伤寒热病暑热口渴,麻疹,喉痛,食滞胀满,肿毒。

①《品汇精要》:"主催生,若难产临死者用仁细嚼,井华水送下。""生产繁者,久服则子宫冷,自然绝矣。"

②《纲目》:"伤寒热病,食数枚,冷水下。又治恶疮肿毒,内食一枚,冷水下,外嚼涂之,即无所伤。"

③《广西中药志》:"清肺、生津止渴。治麻疹、喉痛。"

【用法用量】内服:生嚼或煎汤,1~2钱。外用:捣涂。

【复方】①治食滞胀满:水槟榔一至三钱,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喉头炎,暑热口渴:水槟榔二至三粒嚼烂,含咽药液。(《广西中草药》)

【备注】同属植物锡朋槌果藤(分布广东、广西)的种子,在广东亦作马槟榔使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验方提交 纠正错误 查病药须知 联系我们